红包

来源: 2025-07-10 14:28:1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下面都是电影里的虚构的情景。

 

前几天见讨论红包。有人送过红包,有人没送,不知道有没有区别。

听说的只有两类人,送“东西”是见着有份:1,高官,都是秘书给的。2,有钱的老板,是助手办的。从打扫卫生的到教授。

 

1,卫生员:很忙,一个人每天要负责整个病房的拖地工作以及其他的杂活。有没有用呢?不知道,拖你的“高间”时拖布是不是拖完其他房间后重新洗过呢。其实也无所谓,医院本来就是病菌聚集的地方,而且也不需要她帮忙,这些大医院的相关部门和周围环境,咱自己几天也能弄明白。

2,小护士:很忙,早上“3查7对”后每人要负责半边病房的输液工作,还要指导实习护士练习静脉穿刺,选哪个患者让实习护士练习呢?其实也无所谓,哪个护士不是在练习中成长的,咱也是为祖国医疗事业做贡献。

3,护士长:很忙,一般科室都是护士长安排床位,大医院床位很紧张,今天有空床吗?还是得等几天,几个星期?其实也无所谓,在哪不是等,来京的外地人还可以逛逛北京。

4,住院医:很忙,每天管十几个病床。还要准备随时向主治医师,教授汇报;外加每天6小时左右手术室拉钩。术后第3天,输液减量,刀口换药,7天拆线. 其实也无所谓,他们太忙了,忘了,可能第4天减量;换药,拆线都是常规操作,没有“超过常规”的“温柔”动作,比如撕掉胶布,敷料时动作“温柔”点,太忙,而且外科大夫都“手重”。还有,患者之间术后互相比较谁的刀口缝的好坏,来评判不同教授的水平,其实这些都是拆线的住院医缝的。

5,总住院:很忙,小名“科负责”,负责排手术和各种杂事。其实也无所谓,院都住进来了,手术也不差那几天。再说,他那么忙,那么多找他的都还在排,咱就按常规等吧。

6,主治医:很忙,都是博士毕业没几年,除了给教授当手术一助外,太多事要做,读最近国内外进展,写文章,准备进副教授,要到各个医院参加学术活动,还要提高外语,下次听讲座时,也要用外语提个问啥的,给大教授留个好印象。其实也无所谓,虽然主治医只是常规的早上查一下房,然后就没影了,不会超过常规的术后有时下午也来看看,没啥事,毕竟现在刀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很少见了;而且他也只是在主要步骤都完事了,教授下去了以后,看着住院医关腹,也不用他超出常规的仔细检查腹膜那层缝的平滑不平滑,毕竟现在肠粘连的几率很少。

7,教授:不是忙,是没时间。这个真有所谓,没见过教授术前收红包的,只见过有人来找教授,说:“对不起,A教授,听说找您的手术都排到下个月了;我朋友着急,只好重新找B教授了 ”。猜想也不会有通过关系找到某教授,及时做了手术后,拍拍屁股就走人的患者。“给不给红包,都会一样对待,不会因为没给红包,就少缝一针的”这个绝对是真理,所有的教授都是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个手术。但是,还没见过一个“普通患者”有这个殊荣,让某教授站那6个小时给其做手术的。很久很久以前,那些主治医(教授的弟子),像狼一样盯着病房,发现任何一个“贫下中农”,都会求教授(自己的师父)把关,自己操刀做一个,教授也是“放手不放眼”,上台看护自己的弟子做手术,毕竟是自己的弟子,后来,富裕的人多了,这种机会都少了。其实也无所谓,顾景舟的紫砂壶和街道小工厂的泥壶有啥区别呢?装水都不漏。

8,麻醉师:隔行如隔山,不懂。但是脖子长的,粗短的,插管前后手法温柔,常规操作,拔管吸痰,啥时候给药,停药。应该有很多除了常规操作,额外精心照顾的许多讲究。

9,手术室护士:手术推车下面放不放两箱饮料。其实无所谓,咱自己可以从手术推车挪到手术床上,不需要护士帮扶;也不需要巡台护士超过常规,多拿个单子盖在咱光光的身上,咱理解这个空调的温度是给穿手术衣服的医生准备的,毕竟他们穿好几层的手术衣的医护才是主角,咱冻的哆嗦个10来分钟有啥关系,过一会,麻翻了就睡着了,至于手术敷料等消耗品,咱有医保咱怕谁。

 

其实都无所谓,什么专机,私人飞机,头等舱,商务舱, 超级经济舱,经济舱,不都是从A到B.

 

今天太闲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