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无书中颜如玉》

来源: 2023-09-08 07:45:4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古道贤弟,见字如面。

受贤弟之托,愚兄再访王府井《外文书店》和新街口《新华书店》。

今天的年轻人获取知识靠刷手机,1980年代的我们,获取知识靠泡书店。

外文书店,曾经是我们获取外部知识不多的几个窗口之一。记得当年,一进大门的右手,有一个楼梯通二楼。一个大爷坐在那里守着,外国人不得入内。楼上都是影印本外文原版书籍,多半是科技类。我们当年上《有机化学》,老师是留学归来的,讲课,板书,作业都是英文。为此,还咬咬牙去外文书店买了一本“原版”参考书。那时穷啊,你可以谴责我们用盗版,但是,不能谴责我们的求知欲。俺出了国,才知道“科学无国界”那纯粹是骗人的。

到了80年代后期,大陆开放。王府井的外文书店就成了“斗鸡青年”的圣地。那里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和轻音乐的磁带,CD,当然还有古典音乐的黑胶唱片。保罗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英雄,,,,,,还有先锋,Kenwood, Technic 音响。

那个时候到二楼,也不用走边门楼梯了,电梯直达。

后来,就是去国30年。

今天,外文书店居然还在。可是,明显地没落了。只有一楼还开着,全部都卖中文书,外文书籍只有在最角落里的两个书架。

我走进去的时候,只看见两个妹子在外文书架前徘徊。上前搭讪了几句,告诉她们这里曾经寄托着我们年轻的梦想。她们是肯定不会理解我这位中国大叔的心情的。不过,还是要感谢她们的耐心和善意。

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已经关门了。不知道她将来的命运会是如何,希望她涅槃重生吧。

古人讲,“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新街口,已无书中颜如玉了。

古道贤弟,我们节哀吧,过去的时光,如同走过的青春,逝者如斯。

令人振奋的是,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挑起了大梁,从航天科技,到高铁高速;从生物科技,到纳米芯片,,,中国,充满着希望。

致秋安!

南侠

 

王府井,一边是灯火阑珊,一边是门前冷落。

进门右手,原来这里是一个楼梯通往二楼,,,

现在的外文书店,只有一楼营业。二楼三楼都关闭了。

我走进去的时候,只看见两个妹子在外文书架前徘徊。上前搭讪了几句,告诉她们这里曾经寄托着我们年轻的梦想。她们是肯定不会理解我这位中国大叔的心情的。不过,还是要感谢她们的耐心和善意。

中国照相馆,还在。红都没有找着。当年,所有外事活动的西服都是在红都做,包括周总理的。

然后,坐地铁1号线,再换4号线,来到新街口。

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已经关门了。不知道她将来的命运会是如何,希望她涅槃重生吧。

来都来了,吃一个卤煮吧。

地铁上,年轻人在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