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中的德裔和日裔 …

来源: 2022-12-05 09:42:4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先说一战中的德裔。一战之前许多美国的德裔还是新移民,那时德裔社区有德裔的教会,有德语学校,德裔多的地方学校还有双语教学。那些德裔新移民对德国的感情还很深。一战初起的时候美国保持中立不参战,许多德裔到德国领事馆志愿报名要到德国参加德国军队。德国政府在美国的德裔当中组织亲德团体试图影响美国舆论左右美国外交政策阻止美国参战。但后来德国的无限潜艇战略激起美国的反德民情,美国顺势参战加入反德阵营。美国民间反德情绪高昂,许多地方政府禁止德语学校及一般中小学里的德语双语教学。联邦政府把禁了和德国政府关系密切的亲德团体,把其中的活跃积极份子抓进集中营,人数不多。一些德裔家庭的大门被人丢鸡蛋番茄。但德裔所遭受的冲击就是限于这些。美国派到欧洲参战的派遣军里有不少德裔,派遣军总司令潘兴将军(Gen. George Pershing)就是德裔。

德裔在一战中吃了教训,到了二战已经很少德裔敢帮德国说话了。二战时美国派到欧洲的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也是德裔。我们再来说日裔。日本偷袭珍珠港得到日裔间谍的帮助,后来在西海岸也有日裔间谍的活动。美国那时非常担心日军会在西海岸登陆,担心在西海岸的日裔会跟日军里应外合,于是下令日裔在一定期限内清理个人产业离开西海岸到美国其他的地方,过了期限还不走的就要被送进集中营。那些日裔并不是知识分子,平常就是和其他日裔抱团过小日子。他们中间大部分的人都不敢离开在熟悉的地方和其他日裔抱团的这种生活。结果就是大部分选择和其他日裔一起到集中营生活。但还是有少数选择离开西海岸的,他们就没有进集中营。还有日裔选择加入美军,那时美军成立了一个日裔组成的单位。

战争期间受到冲击的例子还有美国开国战争时的保皇党。当时保皇党人为了自保有的逃到英国,有的逃到加拿大。他们的产业也遭受损失。许多年前加拿大议会还象征性地通过一项议案,要求美国归还当年保皇党人的产业。

中国的文革期间,多少人的生命财产损失了,人生受到无可挽回的冲击。财产损失或许可以补偿,但生命无法补偿,学业,婚姻,家庭,以及人生旅程也无法补偿。文革的土壤还在那里,谁知道那天会不会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