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不是一个升幅最大的东东

来源: 2009-12-17 09:37:1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别的地方不说,就说上海吧。 这些年来整个城市,每个人都被房价牵动着。 有房
的人得意得连走路大概都要横着走。 没房的人, 要不是出卖自己的躯体,就得靠
每天从嘴巴里省出来的钱,靠啃老,攒下downpayment。

有没有想过,还有什么比上海的房价升得更快的?

我生下前的事情我不晓得。 但自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大哥哥大姐姐的结婚需要
很大的耗费。 那个时候的标准是36只脚,也就是所有家具的腿加起来需要36只脚,
才算一个体面的婚姻。 可见那个goal不是每家每户都能达到的。 要知道那时的
住房很小,即使能达到这个目标,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放得下那么多脚脚的。

曾经去了一个新结婚的家,他的“新”房盖在天井里(弄堂房子),记得好像他家达
到了36只脚,但这么小的地方怎么放呢? 参观新房的人去了,他主动把大立柜打开,
让里面的两个小的夜壶厢(night stands)亮相。 还有大床底下,也放了几只脚脚
的家具。

我当时很小,就觉得生活何必过得那么虚荣,那么累呢? 你地方小,少几件家具不
更好吗? 但我当时就觉得,要是自己长大,也一定逃不出这个社会的习俗。 那
个时候结婚的费用要几千元,要知道那时小年轻的工资才36-40元啊。 当然为了
“豪华”的婚礼,他们可以十年如一日地吃萝卜干、咸菜。 跟现在蜗居的攒
downpayment没有两样。

后来条件有了改善,结婚的费用就要包括四喇叭、彩电、洗衣机等。 所以小年轻的
负担依然没有减少。

等到我出国后,听闻国内结婚居然要有汽车陪嫁。 一个亲戚结婚,竟然花了20万
(包括汽车10万)。 这个大概是10年前的行情。

现在网上看到,讨个上海的老婆居然已经飙升到140万元了。 而且一个原则是:没
有买房,不结婚。 天啊,与过去相比好像增长了几百倍啊。

以上只是结婚一方面。 可如今还需要买房,小孩的补课费用,将来小孩出国留学
费用,将来小孩买房downpayment费用, 等等。。

一代一代人的攀比、虚荣、小市民,炼就了上海人的精随。 我们应当为能躲过这些
市侩而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