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还是交配?你选吧!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二胎后,生育率依然低迷。有数据表明,“58.6%的北京居民理想子女数为两个,但是仅有10.8%的北京居民实际生育了两个”。就全国而言,“2011年到2014年,第二孩次生育率从8.72‰上升到了13.4‰,但到2015年又下降到了12.3‰”。
我们不就得为“2018年年末,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跌至9亿之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趋于老龄的社会,可能会承受不住养老的压力”而挠头吗?
最近的有一个爆炸新闻, 专家建议工资按比例缴生育基金,不生二胎退休还。 这就是40岁以下的公民, 不论男女, 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的比例缴纳生育基金, 进入个人的账户, 但是不可以取出来。 直到生育了2胎以及以上,才可以取出基金, 并领取生育的补贴。.如果公民没有生育2胎, 退休之后才可以去取生育基金里面的钱。这就是说,把我们的钱扣压下来,逼著人民去生二胎,如果不生,我们只有侥幸活到退休,才能拿回被扣压的钱,否则就会被拿去养别人的孩子。就是说,用老百姓的钱去推进生二胎。还有更牛的,就是说对丁克征税。理由是说,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如果一个男性没有孩子是不能进祠堂的。
老百姓要么繳稅, 要么交配。如果不生孩子或不生二胎, 就替别人养孩子, 实际上就是将老百姓的子宫绑在了一起。
尽管世界各国的生育率都在下降,但大多还是源于国民自己的选择。政府只能鼓励,而无权干涉。我们何时才会向其它国家那样,用真正惠利于民的政策来鼓励生育。
2014年,日本政府将“鼓励生育”政策纳入重点预算项目,还特别提出要“加强对第三胎以及之后出生子女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援助”。2015年,法国被报导“育婴假长达1年,且可延长2次”;“要是双亲之一不得不为照顾幼儿而减少或停止工作,可申请为期半年的补助款”;“部分法国企业还提供托育服务,让父母在工作上更无后顾之忧”。
早在2013年8月,德国就已经开始实行“育儿津贴”政策,即“第一年在家带孩子的父母每月可得到100欧元”;从2014年起,“每月金额增加到150欧元”。同年,瑞典政府提出,“从婴儿出生之日起,家长就可得到政府给予的津贴”;“生的孩子越多,给予的津贴也越多”;“对于多子女家庭,还给予额外津贴”。
2月10日,匈牙利总理公开宣布,“给予生育和抚养四个及以上子女的女性终生个人所得税豁免;给予生育和抚养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250万福林(约8825美元)财政补贴以购买一辆7座汽车,为40岁以下首次结婚的妇女提供1000万福林(约35300美元)的低息贷款”。
或许,这些鼓励政策未必真的有效,但最终,国库、财政却还是被用来惠及民生。在人人拥有选举与被选举权的民主国家,政府决不敢忽悠老百姓,更不敢让纳税人为没钱生养孩子而发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