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的郭文贵一度有些沉寂,新的“爆料”素材迟迟不见踪影,造谣王健之死早就让网民厌烦了。为维系仅剩不多的关注度,阿贵无奈之下只得放下节操,依靠意淫某主持人黄色故事桥段、编造挤走憨豆爵士试乘豪车等奇闻异事来苟延残喘。正在他陷入无料可爆的僵局之时,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去世的消息传来,熟悉老郭伎俩的人都知道,无孔不入的他马上就要“蹭热点”了。果不其然,等待几天之后,郭导终于理顺了思路,撰写了“三见张首晟”的雷人剧本,而令人尊敬的物理学家到他嘴里也不出意外地变成了“中共间谍”。还是熟悉的配方、依旧是老掉牙的套路。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三见张首晟”的故事,来看看其中的破绽与笑点。
初次见面:莫名的领导与乱入的科学家
据文贵所说,初见的地点是在京西宾馆楼上,参会的有总参参谋长与副参谋长、二部部长以及安全部部长与副部长等等人员,会议内容是为了讨论盘古作为奥运会驻地的安保工作。熟悉国内情况的人都知道,安保工作一贯是由驻地负责的,即使如文贵所说存在这样一次会议,参会的不应该是北京公安、国安的负责人吗,怎么会有总参和安全部的大领导越俎代庖呢?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参会领导,原因还是在于郭骗编剧时的一贯套路—吹牛吹的要大、领导层次要高。如果说与会领导只是令吃瓜群众有所怀疑,那么张首晟的乱入无疑就坐实了骗子的套路。众所周知,张首晟是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精通绝缘体、量子学等领域,邀请这样一个科学家参与安保工作会议意义何在?难道驻地安保需要用到物理学?由此可见,初次会面的情景于情于理皆不通顺,符合郭式套路的显著特征—破绽重重。
二次见面:“隐身”会场的未参会者
如果说初次会面的场景是破绽重重,二次会面就设计的更不严谨了。郭导称,二见张首晟始于一场颁奖会,参会者因对国家有突出贡献荣立一等功,参会者有马云、马化腾、张首晟等人。而文贵呢,本来也在授奖名单呢,但由于本人的拒绝所以未到场领奖。阿贵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颁奖大会的场景。等等,大家都要问了,拒绝领奖的文贵怎么知道会场之内的事,难道是特邀嘉宾?这种猜测显然毫无可能,既然按他所说,受到奖励的都是作出突出贡献的特情,那么该场合就是高度机密,绝不会邀请无关人士进入,拒绝领奖的郭老七又怎会受邀进入呢。这就明显存在逻辑问题了。郭骗的套路很好分析,既想编出会面情景,又不想被民运人士攻击为中共特务,于是就设计出了这样不伦不类的“隐身”剧情,权且供吃瓜群众一乐了。
三次见面: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三次见面的场景?对不起,郭导还没有想好。所以直播中只能一带而过了。但是文贵还是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张首晟的内幕消息,比如他信奉基督教、不轻易和他人见面、王健之死到其触动很大等等私人情况。这就令人疑窦丛生了,即使如阿贵所编,之前他与张首晟见过两面,他们两人只有见面之缘,连私人交谈都没进行过,又怎会如此了解张院士的情况呢。这就有待郭编剧再下一次的节目中重新绞尽脑汁,设计出符合情理的“三见”桥段,来一一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了。
从素不相识到三次见面,在郭文贵嘴里,只要他想分分钟都可以和逝者搭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王健、郑晓松一样,张首晟先生很不幸也成为了被郭骗消费的对象,死后不得安宁。在这里衷心呼吁各位网友能够擦亮眼睛,及时识破郭骗子这种蹭热点、拿私人炒作的低级、下作套路,还逝者一个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