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忠甲:世界需要“善霸” ----- 美中争衡,“创新力”最难将息

来源: 2018-11-26 06:02:2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世界需要“善霸”

----- 美中争衡,“创新力”最难将息
 
 
作者:庞忠甲
 
 
现在人们常常指责单极超强美国为霸权主义。其实有霸未必是坏事,人间需要“善霸”。
 
英文中的“霸权” (hegemony)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指某个人物、集团或国家拥有优势的支配地位或能力,并非专指某种性质、行为或政策,没有汉语中“霸道”或“恶霸”那样的贬义。

霸权按其性质、行为或政策分善恶。

中国古典政治学有霸道(arbitrainess)与王道(benevolent government)之说。

霸道者,倚仗暴力,专横行事,以损人利己为能事,俗称恶霸。

王道者仁政也。仁者以和为贵,但世道混沌之际,恶势力争锋无已,丛林法则气数未尽,岂能一味苦口婆心?欲握胜券,非有强行贯彻善愿的实力地位不可,就是所谓善霸了。
 
世界还处于马克思所说“史前史”时期,一部“真善美”的真正人类史犹未展开,一旦处于没有霸权的“真空”,少不了群恶争霸,为所欲为,天下大乱。如此非仅生灵涂碳,在科技高度发达,杀人手段空前长进,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肆虐的今天,更可能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万劫不复的致命危机。

尽吾人想象力所及,理想的过渡状态恐怕只能是:全球性“善霸”登临历史舞台,世界进入一种“单极力量主导下的稳定与和平”状态;“善霸”引领世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挫败形形色色不甘没落的罪恶集团势力,有史以来群雄争霸(地区性或全球性)导致人类相砍不止的局面趋于结束,最终化解消弭产生恶霸的社会根源,乃至排除霸业功能存在的必要,地平线上遂有无限美妙的大同世界人间天堂冉冉升起。
 
历史长河,霸情充斥,所缺者善霸也。前苏联固然豪情万钟,一世之雄,拨正了历史航程,成全了美国和西方的良性和平演变,自身却不成正果,可见天地悠悠,“善霸”何其难得。
 
当“善霸”不容易。因为善,必须是正义的先行者,而且常常是独行者,需要付出不可胜计的代价。
 
笔者在2004年发表过《善霸论》一文,以美国为“善霸”。
 
2012年,我撰写《美国凭什么》一书,初稿称美国为“善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稿时,鉴于官方未有这个提法,建议书中表述为“良性的霸权”,其意则无异。(http://product.dangdang.com/22632989.html?ref=book-27566-3031_43-161499-6

善霸何以为善?
 
溯之“性与天道”,“利己之心”乃一切生物出诸本能的进取动力,也是“万物之灵”谋求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美国并非天生善类,亦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天使圣徒,不会怀着“无缘无故的爱”。美国从未打出过“专门利人”、“大公无私”之类虚矫的旗号,必然要“以己为本”、“以利为本”,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行事;制订内外政策,总是公开宣称立足国家利益,出诸保障人民热爱的社区生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善霸使命感的根本来由,并非什么“性本善”之类玄说,而是基于它的先进性(“心态文化”或称价值观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它的利己追求方式,竟能扬弃惯常的兽性丛林法则(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必沿袭弱肉强食的掠夺手段,暗合孔子“仁者若何”的“当行之路”,“极高明而道中庸”;通过“天生强劲”的“利己之心”(私心,Private motivation)与“继生升华”的“利他之心”(爱心/公心,Love for others /Public motivation)优化调谐,或称“两心调谐”( Harmonious of the two motivations),克制罪恶之源的“自私之心”(Selfish motivation),由“爱人”而“使人爱己”,为“爱己”提供最为可靠的安全保障和最为充分有效的发展机会。
 
卡尔. 马克思曾经高度称赞美国崛起的奇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就是北美。”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称美国为“进步最快的国家”。
 
合众国不负厚望,造就了举世最为有利于人类天赋特秉灵性创造能力顺畅发挥的大环境;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化发明创造,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实力地位;终于摆脱早期偏安自闭的“门罗主义”藩篱,顺应惶惶乱世百般呼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事务,充当了貌似风光无限,实则极其难为的“良性霸权”。
现时美国的价值观和抉择原则,决定了它的全球政策基点,在於共襄政治民主化,奉行以公平竞争、自由贸易和互利合作为主的市场经济制度;因此在利己的同时,不是损害他国人民,而是一种共享万物之灵发展进步美好成果的世界主义合作机制;意味著人类社会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了这样一种情景:一个处於超级强势地位的国家在全球格局中雄心万丈的利益追求,靠的不是打击、伤害对手,不是掠夺、牺牲弱者,而是提供国际安全秩序保障,在公平竞争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进步。

“跟着美国的那些国家都富强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中国为何要开放,又为什么主要向美欧开放?”时如是说。这是关于美国非常言简意赅的肯定评价。
 
这个善霸是不是当稳了呢?
 
如上所述,美国若是不能及时惊醒,优先应对自身当务之急,及时开展深度自我变革,奋力纠治盘根错节的恶性积弊,积极化解误己误人的决策危机,让这个国家重新伟大起来;不可避免每况愈下,丧失实力地位,霸业付之东流。
 
在外部世界,美国的处境正由一派葱茏转而日趋严峻。
 
二战以后满目疮痍的战胜国和一片狼藉的战败国,以及许多后进国家,包括后冷战以不同方式转型的原“东方阵营”国家,不同程度享用着美国主导下形成的国际秩序提供的有利条件,获得安全保障、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经由自身的努力奋斗,一个个大富特富或至少小富起来了。
 
“善霸”不堪重负,左支右绌,债台高筑之际,人们却越来越习以为常,把“搭便车”、“占便宜”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有钱不出钱,有力不出力,更别提感恩戴德了。
 
“君子可以欺其方”。“善霸”不仅因为自己的过失受责,而且举凡天下麻烦事,一概唯霸是问;动辄得咎之余,或以贬之辱之,自诩胜之过之为荣耀,还有种种匪夷所思的阴谋论大行其道。
 
过去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真实意义上的“善霸”,历来公论以反霸为义举,以颂霸顺霸为可耻。今若定位美国“善霸”,并非人人容易接受,接受了也一时不知如何因应为好。许多一心维持传统尊严的政治家,腼腆无所措手足起来,竟不知道在这个超级新生事物 —— 一度被指为“头号帝国主义”的“善霸”面前何以自处。
 
颇有人不敢批评自己体制中的严重缺陷,害怕得罪自家霸头、强人,以及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却热衷于扬声反美,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善霸”必有雅量,辱骂美国哗众取宠,过过反霸爱国民族主义英雄瘾,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更有甚者,一些自作聪明的战略家以为可在美国择善固执、步履维艰的当儿,挥舞反霸大旗,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抬高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身价,藉机向忙于火中取粟的美国敲诈一番,无形中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至于一些“激进左派”,自占道德制高点,自居代表民族与国家利益,以“冷战思维”研判国际局势和世界走向,以“极化思维”和“暴烈语言”蛊惑人心和施压外交政策,“(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成为顺口溜,甚至动不动倡言与美“必有一战”。

今日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如欧盟、北美、日本、韩国、澳洲以及一些新兴的民主国家群体,与美国价值观类同,并通过北约、北美、美日、美韩等条约结成深度合作关系;但在特朗普新政的强势作为下,面临高难度大幅调整,不免进退失据。尤其像法兰西这样传统“带头抗美”的老对手,折冲交锋时而激化,难分难解。
 
俄罗斯已属民主政体,但因历史积怨和地缘政治冲突,美俄关系处于冷战以来低潮。特朗普正常化阻碍重重归咎于华盛顿多年来“愚蠢”的国家政策以及美情报机构的无谓调查。近因美国意图退出对方执行不力的“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导条约”),再起轩然大波。
 
核安全问题直接关系人类大家庭生死存续,“善霸”不得辞其责。目前朝鲜弃核初见曙光。中东石油大国伊朗,因特朗普要求重新就伊核问题进行谈判,严厉制裁施压,关系紧张,剑拔弩张,险象环生。
 
至于价值观和政治经济体制大异其趣,或坚持所谓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无论是否受益“善霸”良多,面对特朗普新政的冲击,显然更难趋同,往往首选报复式对抗。
 
所有关乎“善霸”难为的百般纠结当中,大得最不容怠慢的就是美中关系了。
 
世所公认,美中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只要承认、尊重事实,说美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朋友,一点也不言过其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美中长处于蜜月期,甚至形成了号称“中美国”(哈佛教授尼尔·弗格森于2007年首次提出的形容词)的密切关系。这是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可说是优势互补的双赢组合。中国得到了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大量出口机会,促进了经济起飞发展,经济连续上了几个台阶;美国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和低成本条件下提供的廉价商品,以及通过铸币税扩张效应发行债券回笼美元以弥补财政赤字。是一对相互补充的极好联姻
 
但这样的利益共同体本质上不符国际合作的公正原则和平衡原理是一种不平衡不能持续的共生关系长此以往,难免对双方都带来严重恶果。
 
2009年12月,弗格森终于发表《“中美国”的终结》说:“经过2007年至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开始离婚之旅。”
 
近年来,这个“离婚之旅”仍然难分难解,双方都以极大的惰性恋栈苟且旧日情怀,不平衡不能持续的共生关系大体依然。
 
一个已经强大起来,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必须同美国一道探索构建中美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
 
今朝特朗普发难,可以看作快刀斩乱麻,成全必要的“离婚之旅”;中美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阵痛,但这是破旧立新的必要代价,可望藉此推进真性转辙、开启中美公正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阶段。
 
美中爆发贸易纠纷以来,险情迭起,几至反目成仇,冷战重现。有关报道、分析和论述汗牛充栋,无须在此复述。
 
如果各方乐于嘉纳对方所提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要求,既“强大了美国”,也“强大了中国”,有什么不能好好商量呢?
 
所有争议中,“最难将息”的未必就是表象火辣辣的贸易失衡、国企补贴、产业扶持、市场准入障碍、尊重国际规则,乃至台海局势、国际水域航行自由干预西方政治等问题。
 
笔者以为,意义深远、要中之要的,怕是“知识产权”四个大字。“知识产权”是攸关双方国运根本的“创新力”的表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如何就“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取得真正共识,达成充分明智的友善的谅解和协议,应是最值得期待的精彩看点。
 
必须看到,中国迄今还处于创新乏力,尚需依赖美国和西方的“拿来主义”发展阶段,差距之大,尚不易仅以年限推论;若非精诚合作,恪守规则,准备支付必要代价,谈判席上其实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份儿。
 
早年梁启超、李约瑟,近世钱学森等多少志士仁人上下探索,求解神州中华“创新力”失落之谜;今天杠上特朗普总统,仍是中国人必须直面待考的的天字号大哉问。为此下文曝言聚焦诹议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力”的表达史。
 
早在古籍《尚书.泰誓》中,就为人类在天地寰宇中定位:“惟人,万物之灵”。
 
诉诸大本大源,人类有别其他一切生物的根本特征,就在一个“灵”(Human-Intelligence)字。“即灵在天赋特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亦即所指的“创新力”。
 
大千世界,惟独人类能够行使特具的“创新力”,认识、掌握、运用自然界的规律性,超越其他众生受到本能局限的种种卓异反应能力,创造出原先不存在的新生事物,营建和改进社会制度,研科学、革新技术,不断增进自身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福祉,无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望“极高明”而“与天地叁”焉。
 
离开了新力,人类只是一种相当蹩脚的动物而已,在生物界凶猛的狮虎熊豹或灵巧的小蜜蜂、蚂蚁、蜘蛛面前什么了不起呢?
 
每当社会性“创新力”循正道顺畅发挥,就会驱动社会性发展进步;即便发生在一个袖珍型民族国家,也能自强不息,挥斥方雄立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反之,“创新力”抑而不发,势必陷于停滞或倒退,纵然庞然大国,难免衰败沦落,甚至淘汰消亡。或者,“创新力”堕入邪道,用于损人利己的犯罪恶行,终将不敌人间正道,自取其惩,自毁前程
 
创新,唯有创新,堪以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头(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由来)。人类之间一切竞争的优胜劣败,归根到底,是能否循正道顺畅发挥的赛事。
 
大国真性崛起,“善霸”得以成霸,概以“创新力”为转移。
 
美国发展成为世界超强霸主,享有高等生活水准,靠的不是什么美军、美元霸权、地理优势,而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力”。20世纪以来,几乎每一个新产业,比如航空、洗衣机、空调、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激光、光纤、机器人、互联网、大众传媒、碳纤维、计算机软件、网络商务、网络娱乐、现代医药、快餐连锁等等,都来自美国原创。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并且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古代中国有过辉煌的发明创造宋朝以后的中国值得称道的创新成果几乎为零十五世纪以来的五百年间据统计球八百余项重大发明,没有一项来自中国
 
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内因,非立足自身创力之上的科技创新,而是一时间无可匹敌的低成本优势:主要来自庞大的廉价人力资源、廉价原材料资源,加上几乎不用担心环境代价与劳工抗争的特定社会因素。
 
如今中国廉价劳动力模式的外向型经济潜力已释放殆尽,低技术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凭借巨大的低成本优势,吸引全球资金和先进科技纷至沓来的“拿来主义”蜜月期已近尾声中国不能继续滞留在现有发展模式的惰性之上撑持廉价人力市场,长处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必须朝着自主创新、拉动内需、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进步,实现建成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发挥万物之灵天赋特秉的“创新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借助出资购买,“市场换技术”,嘉许海外学人“放弃高薪”回国报效,功名利禄招徕天下饱学才俊,或是各种神机妙算获取外国创新成果,果然有助追赶现代先进科技潮流,跻身国际高科技产品市场,极大地扩展经济实力和规模,但充其量总是仰人鼻息,受制于人,低人一等,徘徊进步人类俱乐部外围的另类。
 
回望历史,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另辟蹊径开辟中国道路;瞻望未来,离开创新,就难有中国道路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拙文谨供参阅:《创新才真赢!》
 
今天特朗普政府视中国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涉及范围远远超出了贸易纠纷其中位踞要津的应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显性表达形式,攸关国本、唯此为大的“创新力”保卫战了。
 
换言之,中国搭便车,占便宜,对美国的关键性依赖项,也是被视为伤害美国最为深切的方面,当属天字第一号的“创新力”领域。美国人惊觉,中国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便宜行事”获取美国形形色色知识财产,特别是方兴未艾的顶尖核心科技成果,意图藉此掌控先进的“第一生产力”,“中国制造”指日凌驾全球市场,得有强大实力在国际舞台推行“一带一路”宏大战略,为各国提供一个有悖市场经济原则的“中国发展模式”;岂非腐蚀、霸凌美国“创新力”根本,挖美国墙脚,掏美国家底,非正道取巧制胜的“超限大战”;是可忍,孰不可忍?势必导致举国上下对华策略观念普遍负向变化,引发朝野难得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捍卫。
 
实际上,甫一交手,就见得中式“吸星大法”是异想天开了。有人不客气地比喻:中国所为如同一块在西方现代文明这个火炉旁边烤了17年(指加入WTO以后)的砖头,烤的滚烫以后就以为自己可以替代火炉了,可以象火炉那样持续的发光发热了。问题是,砖头连火炉为什么能够点燃、燃烧机理是什么都没搞明白,又何谈取代火炉呢?
 
中方高度重视促进自主创新不遗余力,近年投入经费、发表论文和登记专利数量均创纪录高速增长,但原创性核心科技创新成效不著,基本上仍然滞留在依靠引进、学习、模仿,填补空白,呼喊赶超的“逆向研发”状态;而浮夸、造假、“伪创新”歪风历久不衰,乐此不彼;稍有长进,动不动自我膨胀,就以为厉害到了震惊世界,吓尿了帝国主义纸老虎呢。
 
国家提升创造力的战略,是一个需要触及深层次本源的系统工程。创新是探索未知事物、开拓未知领域,追求前所未有的目标,常常由想不到的人物,在想不到的场合和想不到的时间里发生,很难事先搞规划、订指标、定任务。舆论导向、注入经费、建立制度、配置资源、优惠激励,固然重要,但若抓不住根本源头,无非东施效颦,表面文章,花花俏俏,伪而不真,淮桔成枳,怎成得气候
 
美国的“创新力”来自何方?上文谈到,那儿造就了一个“两心调谐”型的社会制度和心态文化体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证实有利于人类灵性创新能力循正道顺畅发挥的大环境。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希腊史诗中的超级英雄阿喀琉斯,被一箭射中致命的死穴---脚踝,地动山摇般轰然倒地。
 
阿喀琉斯之踵不可怕,要在其所以然,致力实践求解
 
中国“”低迷日久成因千载而下,改朝换代不止,却从未形成一个“两心调谐”型的社会制度和心态文化体系。在无制衡的专制政权统治下,一种反人性的御用伪儒愚民意识形态长居“大一统”地位,基本价值观念以压抑和消灭“自我意识”为天经地义,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大异其趣;为人之道缺乏一种立足个人本位之上、由私心升华而弘扬利他精神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思想信仰体系)── 体现私心与公心(爱心)优化调谐功能的心态文化推手万物之灵天赋特秉的“创新力”长处受抑、扭曲变形状态,阻断了“格物致知”、发明创造,跻身先进民族之林的锦绣前程。
 
(拙文供参阅:挑出中国政制顽症的总病根---《尚书》启示录
 
时至“特朗普时代”,面对美国保卫知识产权,亦即维护国家创新力不受侵蚀的坚强决心,国际知识财产保护屏障重重国企业界如果缺乏内生自主知识财产作为坚强后盾,不能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强国”的跨越,那么中西力量的对比,本质上与鸦片战争以至洋务运动时期没有区别,“脆弱的超级经济体”很容易在的竞争中淘汰下来一旦付出天价也买到想要的先进核心科技不仅世界工厂地位保,高速增长无以为继,甚至国内市场也将面临外来竞争的强大冲击;经济奇迹写下句号,“政绩合法性”随之失效,积聚的社会矛盾压力必将像火山爆发,冲击社会稳定,破坏来之不易的建设成就,陷中国社会于“不进则退”的历史性困境迄今为止所作的一切努力甚至付诸东流,所谓“大国崛起”、“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恐将流为南柯一梦。这样一幅危机下狰狞毕现的可怕图景,难道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吗?
 
热爱中国,关切国运的爱国人士,应该庆幸“特朗普冲击”提供了无可回避的变革驱动力,迫使中华民族不容蹉跎,非唤起沉睡久矣的创新潜力不可。这不是什么追随美国意志行事,而是从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为达成和平崛起伟大战略目标正当的不二抉择。
 
然而,谈到中国唤起“创新力”必要的社会制度革新和心态文化体系革新,人们既耳熟又陌生且敏感,近似陷于无解的僵局。
 
人所共知,制度革新的核心任务,当是具有可靠权力制衡功能的政治民主化为长期目标的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没有这样的制度革新为支持和保障,文化革新也不可能落实到“两心调谐”的正确方向;而经济改革已有辉煌成果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1986年6月28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着重谈了改革政治体制和加强法制观念问题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
 
既然非改不可,为什么迟迟吾行呢?正如邓小平早在198693日会见日本客人时所说:“这个问题太困难,太复杂,究竟从那一点开始着手,我们还没拿定主意。”时至今日,看来这个主意还没有拿定呢。
 
毋庸讳言,太困难,太复杂之处在于:“党领导一切”,以及“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是中国当今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预设前提,也是世界政治史上一道超高难度的考题;如若思路跳不出历史陈规或现成框框,无从下手寻找突破口或切入点,却非常容易陷于“政治不正确”的致命困境。
 
中国应走符合自己国情特色的的民主化之路,的确没有必要,也不照搬西方已经陈旧多咎的传统体制换言之,应由现行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为始,全面总结自己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包括西方政治文明中的合理成分),善用“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创造性地寻求更为合乎现代文明需要、富于前瞻性的新途径;循着最为平顺、损失最少、各方满意度最高的方式,稳步渐进,开发更加有效、完美、高级的民主政治新阶段。
 
对于如此富于挑战性的世纪难题,笔者曾在阿尔温·托夫勒关于“创造出一种新的政府体制 --- 21世纪的民主”启示下,发表《迈向“二十一世纪民主”──试论中国政改优化创新超越之路》(《Towards "democrac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iscussion on China's road of political reform: optimization, innovation and beyond》 2003年7月19日第一稿,2010年9月5日修改重发英译:王胜炜博士)一文
 
中文本
 
 
文中提出若干不同于西方传统制度,但具有普适性,并企望具有最广泛满意度的新概念政治体制改革设想
 
(附拙文谨供参阅:《“共和”首重权力制衡 http://m.kdnet.net/share-739160.html
 
去年4月,笔者在《关于“反腐倡廉、立竿见影”的建议 ----跨出中国特色民主改革一大步!》(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1/162384802.html )一文中重加阐述,强调说明此项改革根治“制度性腐败”的非同寻常特效功能。
 
至于配套的中华“心态文化”体系革新任务,同样面临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以及避讳西方“普世价值观”等预设前提的大考;尽管论著纷陈,囿于“政治正确”樊笼,难于奢求“思想解放”,往往言不及义,或言之无物,了无新意。
 
笔者拜读匡亚明先生力作《孔子评传》,初识所谓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者,竟有真假、黑白、正反之分。大受启发,潜心研习,分享心得,写下《孔子密码》一书,以及系列相关文章如下,意在提倡融合马克思主义、真版孔子思想以及基督新教教义等具有真理内涵的大智慧,构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贯通“两心调谐”原理的全球伦理或普世价值观。
 
有关拙作如下:
 
—— 此书被列为2006香港书展名家推介出版物http://www.sinounitedpublishing.com/web/operationA5.asp?selyear=2006
 
《千古第一奇冤,真假孔子双包案》https://www.doc88.com/p-142610994194.html
 
 
上述改革方案,提出了不落西方传统窝臼,符合政治稳定前提和持续发展经济的要求,适合本国特点的体制内“安全通道”型改革的建议,如由执政党主导,密切结合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在充分“受控”条件下,波澜不惊、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稳步贯彻,现行权力结构不仅不受破坏或颠覆,恰恰是有利于执政党再立新功、提升权威,赢得长期合法执政地位的建设性进程。
  
此项改革一旦启动,不啻堂堂正正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不仅取得了经济改革的显赫成就,还将在政治改革方面开创民主化新纪元。即便没有开放党禁,政府(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方式维持现状,仍然不是一人一票选举产生政府,但因有了直接诉诸民意、体现权力制衡功能的“确认”投票制度,有了党政分开、走向“无党制”的前景,政治民主化改革就此正式起步,其严肃性和必然性可信、可证。应能由此造就一个持久政通人和、安定和谐、发展进步的局面,走上创新型政治民主化和文化体系建设的康庄大道;一个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历尽艰难曲折之余,有望转进灵性创新能力空前大解放的新时代,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实至名归跻身进步人类前列,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将是世界史上一次具有崭新示范意义和无比深远正面影响的和平演进之旅。
 
大千世界远不完美,乱象频仍,需要带头创新,强大、健全、示范和负责任的“善霸”。
 
一朝中美殊途同归,“善霸”不再孤独;倘使再结佳缘,“中美国”涅槃重生,成就无敌“善霸连线”,协力共谋终结霸业之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功德圆满有日,意味着加快告别马克思痛切命名的“史前史”期,次第展开一部人之所以为人真正人类史世人不由得不信:“天国近了”。
 
 
笔者不揣冒昧,殷殷自作杞忧,踯躅抛砖有日,今犹鹄候见玉。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有这样的卷首语:“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严冬;人们无所不有,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今夕何夕,往日何往明朝那朝见此邂逅?何妨略予改动,作为本文结尾:“我们空前强大,我们危机四伏;我们形势极好,我们无比脆弱;我们机不可失,我们志在必胜。”
 
 
(本文摘编自《世界转进“特朗普时代2”》一文)
 
 
2018年11月26日
 
 
作者联系电邮: paulpang21@yaho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