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我不是药神】盗版药与盗版电影

来源: 2018-07-13 09:42: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晩上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字不漏地在电脑上看完了这盗版的《我不是药神》。

 

总的感觉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很一般。但电影反映了大众极为关心的药费贵、看病难的问题。

 

美国的制药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中国与美国在制药上的差距,比电子芯片大太多了,只是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已。

 

诺华公司的格列卫,刚刚引入中国时吃一年的药价是28万人民币。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吃不起,于是就有了印度的仿制药。效果一样,药价还不到品牌药的十分之一。

 

我当然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但程勇"无私"的努力,又能帮助多少患者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积极的态度应该是与药企谈判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药价。格列卫后来被列入医保,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制止走私假药是应该的。如果新药不受到任何保护,那么今后便不再有新药了,患者又能怨谁呢?

 

十几年前,一家法国公司准备上市一款新药,三期临床的数据非常好,当时的市场预测能卖70亿美元一年。结果这药还没正式上市,杭州的一家公司便将"仿制药"做了出来,而且还兴冲冲地去巴黎的展稍会上推销。三位中方人员在巴黎被法国警方当场?获,一度成为制药业的奇闻。

 

那个药后来被发现有让人忧郁并导致自杀的副作用,上市申请时被美国的FDA拒绝,在欧洲的十几个国家上市后又撤回,该公司损失惨重。

 

当然还有比这更惨的,美国的好几则大药上市后,因为副作用被患者起?,不仅没赚到钱,还陪了几十亿美金。

 

开发新药不容易,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现在的药价越来越高,即使在美国也是让患者、政府头疼的社会问题。为了活命,病人(保险公司)一年在某种药上花十几万甚致几十万美元越来越常见。

 

中国人不缺聪明才智,但缺乏耐心。与芯片的研发一样,新药的研发需要庞大的团队协作,巨大的投入。希望中国的病人有一天能用上中国人在本土研发出来的原创药。

 

盗版电影看完了,内心有些愧疚,希望有比看盗版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