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后还这样,能不焦虑,质疑吗?

来源: 2018-05-07 21:21:0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理工科出身的北大校长在120周年校庆念错字不算很丢脸,他也坦承自己是文革停课闹革命的受害者。接下来,他道歉信中提到了:“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引来了更多的批评声,指责其治学理念的落后。

校长显然不是在谈学术和科研应该具备的态度,他分明是在讲面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应该如何应对。但他自己都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找出人们焦虑和质疑背后的真正原因,他像大多数吃皇粮的知识分子一样:逃避现实,闪烁其辞,言不由衷,避重就轻,甚至粉饰太平。这才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整整120年前,即1898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下去,光绪被囚,谭嗣同被杀,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中华大地血雨腥风,噤若寒蝉。

120年后,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校长说话还得转弯抹角,吞吞吐吐,唯唯诺诺,不能昂首挺胸,畅所欲言,这怎能不令人焦虑和质疑呢?这才是今天的问题所在,言论自由比发音准确,治学严谨要重要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