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中国处理问题凡事能够就事论事,不喊政治口号,不打鸡血,不再动辄上升到政治高度,就不会有大动荡大失误。

来源: 2018-04-23 21:08:5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务实。不去拔高,不去忽悠。中国的官媒善于习惯于拔高和忽悠。

这次贸易战一开始中国的政府和媒体就习惯性地上升到政治高度来反应,什么民族屈辱,国家屈辱,谁投降,谁屈服之类的政治语言都出来了。环球时报还要发扬抗美援朝的精神来打贸易战。这都是哪跟哪啊,实在是属于极左思维的惯性表现。本来就是个公平贸易问题,两国做生意中的讨价还价问题。只要就事论事,才会务实,才不会容易激动,才不会走极端,才不会打鸡血。

多少年前有一次,美国方面说中国多少年后,粮食不够吃,要大量进口粮食。中国的政府和媒体立马的反应就是,中国有能力有信心自己养活自己,中国过去用多少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多少%的人口,不需要别人来救济我们云云。我都看的目瞪口呆,这都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上升到国家民族尊严高度。美国方面说的是,随着中国人均收入高,肉蛋奶比重会到多少。多少粮食才能转化成这些量的肉蛋奶,推算起来,中国要进口多少粮食才够。多么平实的分析。中国要是习惯于就事论事,不以极左的思维思考问题,就应该感谢这篇文章的提醒。平心静气地接受。而不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蹦三丈高。

通过中兴事件某些网友的帖子,才知道80年代,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水平真的不低,为何就那么愚蠢滴放弃了呢?今天再砸千亿千亿的美元去捡回来。细想起来,还是哦因为为中国做事的极左方式和极左思维所致。上面大政方针一出,就要造势,谁不紧跟,谁反对进口国外的集成电路,谁就是反对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有些清醒的不同的就事论事声音被政治上的喧嚣所淹没。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刚推的时候也是如此,有很多很多负面的现象,很多集体积累了多少年的家产,设备,工具,被毁于一旦。如果就事论事,事情会进行的更平稳。但一下子上升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高度,本来是就事论事的不同意见,一下子成了反对改革的绊脚石,成了四人帮极左分子的残渣余孽。谁还敢讲话?

中国很多好好的事情被政治口号和鸡血一下子就给冲毁了。邓是反对极左的,但他只反对另一个方向的极左。而忽略了他自己方向上的极左倾向。极左是一种过激的冒进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所以,凡事就事论事,不喊口号,不打鸡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才不会有大失误大动荡。这次贸易战,要是真要按环球忽悠的,发扬抗美援朝的精神去打,不惜中美贸易归零的口号去撕,谁是什么样的动荡局面?当然作为谈判策略无可厚非,但政治语言还是少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