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低保启动早,但是全国性农村低保2007年才启动。毛时代的五保户医改收钱后就已经名存实亡,生大病无钱只能等死。
60.基本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8年03月20日16:4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目前,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方面,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早于农村,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另一方面,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探索之中。例如,城镇已经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定型;城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种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才全面启动;城镇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水平有限,处于不稳定状态。总体而言,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距离实现农民“困有所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风险共担和社会公平,较多地体现了社会保险原则;后者突出个人的养老责任,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出现不同的走势。2002~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736万上升到18766万,增长27.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62万下降到5374万,下降1.61%。?
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和运行机制。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城镇非从业人员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等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属自愿行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家庭为单位,由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出资,属自愿行为。?
在待遇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医疗费用所处的不同区间来分别给予经济补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大病统筹为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大病的经济能力。这种制度性差别,使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水平的差距过于悬殊。2005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均基金收入1079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基金收入只有42.09元,前者是后者的约26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人均支出781.88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人均支出34.50元,前者是后者的23倍。?
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虽然农村低保人数增加比较快,但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也远远落后。截至2006年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城市为2240.1万,农村为1593.1万,城市比农村多647万人;城市最低生活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支出水平分别为169.6元和83.6元,分别是农村的2.39倍和2.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