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经济规律人为制造虚假繁荣,中国制造业快速淘空

来源: 希影 2017-08-14 05:29: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016 bytes)
2017-08-12 感悟生活 凯迪感悟生活


 

 

  人民币汇率自今年1月第一周贬至最高点之后,一直持续升值,最近一周更有加速升值之势。与此同时,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品、原纸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近期更进入快速暴涨通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一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疯狂现象产生?这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且让我来简单地做个分析。

 

  先看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情形。今年1月,在岸人民币汇率(CNY)最高点为6.9602,到现在(截止8月10日晚间,下同)跌到了6.6460,从最高处升值了4.5%;同样地,离岸人民币汇率(CNH)由1月初的最高点6.9872,升值到了现在的6.6656,升值了4.6%。应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升幅。

 

  人民币并非一个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汇率走势也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人民币快速升值,我认为固然反映了中国政府近一年来对外汇的强力管制,包括严厉打击非法换汇,以及严格禁止以转移资产为目的的盲目投资行为,这导致了用汇的减少,遏止住了外汇储备快速减少的势头。同时我也注意到本轮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极可能与拯救港币汇率有关。至于港币为何跌跌不休,可以从我前不久所写的《李嘉诚因何从大陆跑路后又加速从香港撤离》一文中去找答案,这里不便深谈。

 

  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有利于增强外界对人民币坚挺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减少热钱的流出,并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并确保外汇储备止跌回升。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升值,当然还增强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信心。中国政府和人民都相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是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主要价值所在。至于以坚挺的人民币来间接拯救港币,恐怕低估了港币的流动性并高估了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干预能力——这从近来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却没有止住港币的快速下跌中可以得到验证。

 

  经济一环扣一环,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有利必定有弊,受冲击最大的是出口型制造业。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半年前谈妥的出口价格,如果现在交货,收回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汇总损失就可能吃掉全部或大部的净利润,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平均销售净利率就没有达到4.5%的水平。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为保持合理的利润,只能提高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的报价,这样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就受到削弱,造成出口困难。当然,主要依靠进口原材料生产内销产品的企业,会受益于人民币的升值,可惜中国这样的企业非常少。

 

  在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之时,中国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却在飞涨,而理论上本币升值只会压制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规律看起来在中国市场上不起任何作用。先看看下面一些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暴涨的数据:

 

  煤炭:郑煤指数期货价格由2016年1月的最低每吨285.8元起涨,涨到了现在(截止8月10日晚间,下同)的608元(最高涨到669.4元),上涨了112.7%;焦煤由515.5元,涨到了现在的1350.5元(最高1650.5元),上涨了162.0%。

 

  钢材:螺纹钢指数期货价格由2015年12月的最低每吨1616元(低于市场实际成交价约200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每吨4053元(同样低于市场实际成交价约200元),上涨了150.8%;同样地,热卷价格由1683元,涨到了现在的4121元,上涨了144.9%。同一时期,铁矿石由最低时的282.5元,上涨到现在的593元(最高时涨至726.5元),上涨了109.9%。

 

  有色金属:铜:由2016年11月底的最低每吨36990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51650元,上涨了39.6%。铝:由2015年11月底的最低每吨9600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16445元,涨了71.3%。铅:由2016年6月底的最低每吨12690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19925元(最高涨至22760元),涨了57.0%。

 

  化工品:PVC,由2016年11月底的最低每吨4425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7585元(最高7925元),上涨了71.4%。PP(聚丙烯):由2015年11月底的最低每吨5370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8810元(最高涨至9826元),涨了64.1%。甲醇:由2015年12月底的最低每吨1639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2667元(最高涨至3117元),涨了62.7%。

 

  在国际市场上,主要大宗商品的同期涨幅是这样的:原油:纽约3个月主力期货价格2016年2月中旬创下26.05美元的最低价后持续反弹,至2016年5月底反弹至50美元上方,此后国际油价基本上就在50美元上下波动。伦敦铜:由2016年10月底的最低4633,涨到现在的6515,涨了40.6%。铝:由2015年11月底的最低1432.5,涨到了现在的2045元,涨了42.8%。铅:由2016年6月底的最低1683.5元起涨,涨到了现在的2422元(最高涨至2576.5元),涨了43.9%。

 

  对比国际上的数据,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凡是中国有定价权的商品,都是从2015年四季度起涨,然后一路高歌,涨幅远大于国际市场,典型的如钢材、煤炭、铝、铁矿石;凡是中国完全没有定价权的商品,中国都是跟随国际价格波动,涨幅基本接近于国际市场,且远低于其他大宗商品的涨幅,如国际原油、铜。其他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说,本轮大宗原材料的疯狂上涨,基本上不是受到国际因素影响,而是国内的原因。由于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下游制造业的困境并没有明显改善,因此,本轮大宗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纯属人为炒作。

 

  在本轮大宗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中,中国市场中涨幅最大的钢材、煤炭和铝业,恰恰是中国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行业。价格的飞涨,首先得益于政府以极严厉的行政措施,关停了大批落后和非法建设的新增产能;其次是主力机构配合政府意图刻意拉抬这些大宗原材料价格的结果;最后是人民币极为宽松的结果。

 

  据我长期对大宗商品期货的观察,本轮大宗商品的持续疯狂上涨,黑色系最为疯狂,而上期所的螺纹钢则是所谓“龙头”。主力机构仅靠数百亿资金,就撬动了几万亿的市场。如果说螺纹钢期货由1616元涨至3000元左右是价值回归,还算理性的投机,突破3000元之后一路上涨到4000元之上,则完全是失去理智的疯狂炒作。

 

  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前几年困难重重、拖欠银行巨额债务的大型国有企业全都咸鱼翻身,不但不再成为政府财政补贴的沉重负担,而且一下子就弥补了巨大的银行债务窟窿。二是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并带动其他下游产品价格的水涨船高,为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营造了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样地,经济自有其规律。受国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的制约,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以及国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不可能跟随原材料价格飞涨的速度,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一是挤压下游制造业的利润,二是造成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同时,由于原材料行业主要由大型国企垄断,近年来被强制关停的又几乎全是民营企业,而下游制造业主要是民营和外资企业。考虑到国企的效率远低于民营企业,这种以行政手段关停企业的行为,实际上导致了市场逆淘汰的后果。钢材价格的飞涨,还带动了铁矿石价格的飚升,由于中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这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以行政措施大量关停过剩产能,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并不能带动这些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相反,造成了大量被关停企业的人员失业;与此同时,由于同样产值,原材料行业雇用的员工人数较少,而下游制造业雇用更多的员工,原材料价格飞涨导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大幅下降和经营困难,不但直接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而且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在我完成这篇文章写作的时候,看到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最新消息:“针对近期黑色系期货市场和钢铁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异动’,推动钢材现货市场价格走高的现象,8月9日中钢协特别邀请了部分钢铁企业、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钢铁电商及信息咨询公司等代表共同研究分析‘异动’原因。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特别是广泛传播下半年受环保影响将造成钢铁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钢材价格还要‘飞涨’的极端判断结论,是片面的,是危言耸听的炒作行为,难免从中渔利之嫌。”

 

  以我对中钢协的了解,中钢协召集这个跨部门会议,而且邀请到敏感的证券、期货部门人员参加,会后新闻公报措词又极为严厉,实属罕见,必定得到了至少国务院领导这个层级的明确指示。这说明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了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已经玩过头,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必须发出明确的信号果断加以制止。如果市场不听招呼,上期所随时可能出台抑制钢材期货过度投机的具体措施。这是中国区别于其他任何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优势所在。

 

  结合我两周前写的另外一篇长文《上半年经济数据揭示经济结构快速恶化》所做的详尽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波人民币汇率和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目的在于从统计数据上营造中国经济止跌回升的假象,付出的是经济结构急剧恶化的代价,纯属病急乱投医,饮鸩止渴。但请相信,经济规律终将发挥作用,任何违背经济规律人为制造虚假繁荣的荒唐行为,必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感悟生活

来自微信公众号:shsp_888

 

 

上半年经济数据揭示中国经济结构快速恶化

 

2017-07-26 感悟生活 凯迪感悟生活


  2017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虽然GDP增速回升,但各项主要数据揭示出中国经济结构不但没有丝毫改善,而且快速恶化。



  一、GDP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万亿元,同比增长6.9%,经济增长好于预期。2017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户)28.0605万亿元,同比增长8.6%,几乎占到了同期GDP总量的3/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942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根据上面数据,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来拉动。下面我会用数据说明,投资又主要依靠新增货币和信贷扩张的政府投资模式来推动。这在各地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过去20多年都已经完成,投资拉动经济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差的情况下,不但政府盲目投资扩张难以持续,且将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快速累积巨大的金融风险。

  2017年上半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家铁路局7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18.17亿吨,同比增长15.3%。铁路货运量远超过GDP的增速,间接证明了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靠消耗煤炭、钢筋、水泥来实现。

  2017年1-6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在29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较去年增加3.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0954亿千瓦时,仅增长6.1%。无论是全社会用电量还是第二产业用电量均低于GDP增速,表明GDP增长6.9%有很大水分。后面我会提到,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有色金属采矿业、黑色金属采矿业、石油加工行业、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产品价格疯狂上涨,即价格大幅上涨提升了企业产值,实物增长远低于产值的增长。同时,这也是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原因。



  二、PPP成各地政府投资扩张的新方式



  所谓PPP,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国外,提出PPP投资模式的本意是利用私人组织的高效率,来实现政府项目的低成本投资、高质量产出。

  目前PPP项目已经广泛用于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公用、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投资,成为地方政府投资扩张的主要方式。通常由政府财政提供担保,PPP中标人(项目实施的私人组织)拿项目本身做抵押到银行贷款,主要利用银行贷款完成项目建设。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PPP入库项目11260个、总投资13.5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1351个,总投资2.2万亿元,全国入库项目落地率升至31.6%,项目落地数和落地率稳步上升。请大家看清楚上面两个数据,总投资规模13.5万亿,已经落地总投资2.2万亿。也就是说,目前的投资主要靠地方政府举债来推动。GDP增长是各级政府疯狂举债砸钱投资的结果。

  那么,这个PPP项目是否真的落到了高效率的民营企业手上呢?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签约社会资本共419家,其中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163家,占比39%;而在去年6月末,签约的社会资本共119家,民企43家,占比36%。有研究表明,实际上,民营企业中标的政府PPP项目,不到总金额的10%。也就是说,所谓PPP模式,只不过是换一个漂亮的说法,因为前些年疯狂扩张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多数银行信用已经破产,于是政府现在换了一个漂亮的包装来融资。

  这些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怎样呢?不说高速、高铁这些最好的项目都全面亏损,政府投资的市政公用、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几乎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项目。拿现在各地投资最火的地铁建设来举例,现在连三、四线城市都在修地铁,可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人口密度极大的一线城市,地铁运营都在巨亏,不说收回投资,每年的运营收入只够运营成本的30%左右,全靠财政补贴维持。地方财政又靠地铁沿线的地价飞涨,靠高价卖地来平衡。其他三四线城市都一拥而上建地铁,房地产市场本身有限,地价又不可能像一线城市那样持续飞涨,这不是把银行的钱往水里扔么?

  有人或许会问,银行明知借给政府的钱收不回来,为何还这么疯狂地给政府借钱呢,莫非银行的人都是傻瓜?其实银行的人都精明着呢,傻瓜的是善良的民众。国有银行都是国家的,又不是银行行长的,政府以财政收入做担保借钱,对银行来说法律上没有任何风险,而且一次贷款就是几十亿、几百亿,而且这些项目贷款的周期都很长,跟书记、市长喝喝茶就搞定,转身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销售提成,谁不干?站在银行行长的立场,这样的优质项目到哪里去找?至于借给政府的钱不说本金,过几年大多连利息都收不回来,跟这任行长有屁的关系。此外,只要土地价格飞涨,地方政府就能按时付息,而且万一付不出利息,央行一张空头支票,就可以以新换旧,银行的坏账就完全被掩盖了。

  这就是中国奇迹的秘密所在。这游戏玩得下去,关键在于地价与房价的不断上涨。



  三、房地产投资高烧不退泡沫越吹越大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去年“十一”调控和今年不断加码的调控新政干预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万亿元,同比增长8.5%;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5%;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7.9%;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

  这一串串亮丽的数据,无可辩驳地表明,房地产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卖地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的税费,仍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受到严格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飞涨,而且出现了居民排队买房、一房难求的局面。房价为何如此坚挺,老百姓为何惊惶失措地四处举债买房,原因就在于货币超发,人民币日元化、韩元化趋势太过明显,让任何有点财富的人想要保住手中财富,就不得不举债买房与狼共舞。否则,要不了几年,银行存款的购买力就大幅缩水。

  有关房地产市场和房价走势的分析,我十多年来写过大量文章,结论只有一个:政府已经无法脱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因此只要政府无法切实做到精兵简政、大力实施国退民进的经济改革,而是像现在这样为了维稳的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各级政府和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必定会继续大量举债投资,央行必被迫继续滥发货币来堵政府和国企的债务窟窿,通货膨胀就会如影附随,房价必定不断上涨;政府所有的调控措施都只是让房价涨得慢一点、久一点,而绝非让房价降下来,也绝对降不下来。



  四、央行疯狂印钞进一步吹大资产泡沫



  7月12日,央行官网发布《201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这意味着2017年刚过一半,M2已经较2016年底足足增加了8万亿之多,而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也已经达到了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6%。

  一句话,央行继续疯狂印钞,货币发行量继续疯狂增长。央行继上周净投放5100亿,创下半年单周新高之后,7月24日,央妈再次罕见净投放了2200亿,创下了五周以来的新高。 

  央行疯狂放水的说法依旧,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逆回购操作、MLF到期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等等,反正就是放水有理,不放水似乎各大银行就无钱支付,就要被挤兑关门了……。

  想想看,总共70多万亿的GDP总量,足足对应了160多万亿的M2,上半年M2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整整高出36%,有谁还不明白资产一天比一天在快速缩水呢?于是,在国家严格限制个人购汇和境外投资的现实下,稍微手中有点钱的人只有一条路,买房变成不动产,让资产价值跟随通货膨胀而上涨,而且从银行举债越多,就越能更早地跻身到中产和富人之列。

  银行放水,不仅导致资产泡沫越吹越大,而且直接带动了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反过来又迫使企业不得不给员工不断加薪,可是在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尽管中国依靠严格的进出口管制,保持了国内外商品价格巨大反差,但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终究还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换句话说,在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央行放水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销售价格却难以同步上涨,最终让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薄,难以为继;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不得不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使得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



  五、进出口数据远非外表那样漂亮



  前面提到,内需主要靠政府投资来拉动,一定有人拿上半年漂亮的进出口数据来说事。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收窄了17.7%。

  简单地看,进出口数据非常漂亮,进出口都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可是,在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宗原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金额的两位数增长,未必意味着进口实物数量有多大的增长。

  举例来说明。去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最低每桶26.05美元,均价36.5美元;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在50美元上下振荡,平均上涨了37%。伦敦铜价,去年上半年最低每吨4318美元,均价4757美元;今年上半年,每吨均价涨至5850美元(今天更疯狂大涨至6353美元),上涨了23%。金属铅由去年上半年的每吨均价1.3万元,涨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8万元,涨了38%。国内铁矿石主力期货价格,由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吨350元,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569元,上涨了63%。螺纹钢价格由去年上半年均价每吨2200元,上涨到今年上半年的3500元,上涨了59%;焦煤均价由631元上涨到1237元,上涨了96%;造纸类产品价格差不多都有60%以上涨幅。上述大宗商品价格,除进出口渠道通畅的原油和有色金属外,其他都是国内以行政手段限产、保价,为大型国企脱困,人为炒高的价格。

  这些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同时也带动了部分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海关进出口金额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进出口商品价格的飞涨,而非实物量的巨大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还显示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收窄17.7%。这首先意味着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差,其次意味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失去了基础。

  即使不做经济研究的人,任何经常出国的百姓去国外商场逛逛,就会发现国外大部分产品的价格远低于中国。那国内外这么高的差价,国家靠什么维持的呢?如何让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进不来中国,而让质次价高的中国商品大量出口?秘密在于:一是进口环节的高税收,这包括关税、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还包括名目繁多的进口环节收费;二是出口环节的高退税和大量出口补贴,光是17%的增值税全额返还,就超过几乎所有制造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三是进行外汇使用额度管制,没有外汇再便宜的东西你没有支付手段;四是设置各种看不见的招标、采购门槛,比如变态的技术指标、苛刻的在地售后服务,把进口商品无形中挡在门外;五是以食品安全、生态和环保安全为由,禁止进口国外物美价廉的生活消费品,典型的如美国牛肉和其他农产品。这就是为何美国政府对中国每年从中美贸易中获得35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愤愤不平,中国成为近十年来国际贸易纠纷仲裁中被裁决受处罚最多的国家。

  这种极不合理的贸易管制,国家得到了大量的外汇,牺牲的却是国内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商业信誉。如果政府继续靠大规模举债投资,央行为避免银行破产不得不继续不断放水,为保人民币汇率必然进一步加强进口与对外投资管制,对内将加剧制造业的生存困境,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对外则不断加剧贸易与投资摩擦。


  六、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仍十分严峻



  7月7日,央行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68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升,较2016年末的30105亿美元上升463亿美元。表面看来,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取得了巨大胜利。真相怎样呢?

  按海关数据,上半年外贸顺差有12782亿元,折合成美元约相当于1900多亿美元,但是外储余额却仅仅上升了463亿美元,这说明外汇的流出速度大于创汇的流入速度。但这个463亿美元的外储增长里面还有很大的水分。众所周知,央行的外汇资产配置除美元外,还有部分欧元、英镑、日元,最近二、三个月美元指数一路下跌,造成非美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这样以美元计价的央行外汇资产在账面上自然也就升值了。

  7月17日公布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今年6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1.5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个月减少了343.15亿元人民币。1到5月份,我国外汇占款一直在跌跌不休,总计下降了3929亿元,而且是每个月都在下跌。而央行外管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7年的6月,银行结汇9995亿元人民币,售汇1141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1425亿元人民币。这直接印证了外汇流出快于外汇流入的结论。

  因此,虽然去年以来已经实施了最为严厉的外汇管制措施,但外汇仍然在源源不断的流失中。其中除了进口付汇增长,最主要的是顶尖富豪们千方百计地向外转移资本,以及部分外资撤离中国。这与印度自去年开始即成为世界第一投资目的地,形成鲜明的反差。对了,许多国人同胞可能不知道,印度每年还向中国提供47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呢,也就是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金额多于出口近500亿美元。

  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加上中国央行大量放水,价格飞涨的资源行业又被国企垄断,要保住人民币汇率,必然导致终端出口产品竞争力持续下降,制造业困境有增无减,外资还将不断撤离中国。这种靠行政管制产生的恶性循环,把大多数制造业搞死之后,总有一天挺不下去,届时人民币汇率就会像当年俄罗斯卢布那样瞬间一泻千里。



  七、发电量结构恶化加重空气污染



  2017年1-6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29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22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这意味着本来占比极大的燃煤发电,不但绝对数量在继续上升,而且相对比重还在增长,表明中国能源结构恶化。火力发电被公认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上半年火力发电比重的上涨,对中国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将雪上加霜。

  
结语:


  上半年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是央行滥发货币,政府大量举债投资的结果,加剧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恶化,吹大了资产泡沫,快速累积起巨大的金融风险;资源类价格的飞涨,让垄断国企效益大增,却让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出国门越来越难,让成本重压下本已经营十分困难的制造业雪上加霜。这样的发展模式注定难以持久。

  此外,靠政府大量举债投资、炒房地产快速致富的经济发展模式,富的政府、政府官员和特殊利益集团,普通民众难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像中国现在许多地方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设定的人均1万美元的经济发达国家标准,但民众远没有享受到发达国家民众那样的生活质量,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保障福利。

  因此,上周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提出要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严控金融风险,可以讲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但是,如果没有切实措施平衡政府财政开支,就只能靠央行不断加发货币来堵窟窿,也难以摆脱各地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最终也就难以扭转经济结构的不断恶化,难以真正化解政府和国企高负债累积起来的金融风险。



作者:感悟生活

来自微信公众号:shsp_88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