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十大飞机

来源: 三笑 2017-05-05 13:28: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412 bytes)

运十飞机


运十飞机是第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四发大型喷气式客机它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大体相当于当时美国已研制成功的波音707。由于在1984年国家财政停止拨款,运十不得不停止试飞。运十夭折而导致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重新拉大。

 分享

简介

运十飞机

     1970年8月国家下达任务,代号“708”工程。由上海飞机设计所设计,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研制工作得到上海市、航空工业部等10多个部委近300家单位的协作支援。运十飞机(简称运十)于1972年8月开始研制,1976年10月01架机交付静力试验,1980年9月26日02架机首飞。至1985年共飞行164个小时,121个起落。进行了性能、操稳、系统、成品等调整试飞,曾飞抵北京、哈尔滨、广州、昆明、合肥、乌鲁木齐、成都、拉萨、郑州等九大城市,七次进藏运输物资。运十飞机于1985年2月停飞,完成的试飞科目证明飞机基本性能和飞行品质符合设计要求。运十飞机是时至今日仅存的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四发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飞机,它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大体相当于当时美国已研制成功的波音707。

历史

运十飞机

     1970年8月21日,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旅客机及其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这就是运十客机,代号“708工程”。与“708工程”同时立项的还有“701”(长征4号火箭基础)、“718”(“远望”号导弹卫星发射测量船)、“728”(秦山核电站)工程。这些项目开始时研制情况有的比708稍有逊色,但后来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708的研制和协调总装基地放在上海,因为上海工业基础好,要充分利用。1970年9月,三机部首批支援人员到达上海,由熊焰、马风山为设计组负责人。
    1972年2月,在军委听取航空工业小组汇报的办公会上,叶剑英同志指出,搞708“这是全国人民的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这是第一架大飞机,要从全国的设计人员中挑选出比较好的,来审查计”,“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用处”,“缓办远轰,集中力量先搞708”。
    1973年,当有人提出买英国的VC-O重大型客机专利进行试制时,周总理在1974年2月批示:“同意不买这种专利,我们进口飞机品种已够多了”,从而保证了自行研制运十不受干扰。
    在当时发展社会主义科技事业路线的指引下,在两弹一星成功经验的鼓舞下,从全国各地各部门调集的500多名技术人员,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协作攻关,历尽艰难,终于于一九七八年完成了飞机设计。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六日,运十客机首飞成功,从立项到首飞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技术指标

运十飞机

    运十飞机的研制采用了近百项新材料,一百多项新标准、新工艺,获得了研制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机体国产化率100%,除发动机向国外采购配套外,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超过96%。它的研制突破了苏联飞机的设计规范,是我国第一次参照美国适航条例FAR-25部标准研制的。整个研制过程没有依赖过一个洋人,她是我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同时,运十大量引用了国外先进技术。可以说,708工程的实施,给我国航空科研设计带来了质的飞跃。
运十客舱按经济舱布置是178座,混合级布置124座,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里,与波音707是同一量级,但不是波音707的翻版。
运十共试制了两架,一架作静力强度试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一架从1980年9月首次试飞上天后,先后飞到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7次飞到拉萨。至1985年2月停飞为止,总共累计试飞130架次,170飞行小时,没有发生过问题。运十的系列化发展设想也曾着手考虑。
 运十的座公里耗油量优于伊尔-62和“三叉戟”飞机。80年代初,“三叉戟”飞机仍是我国民航机队的主力机种之一,运十能在主要性能上超过它,对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的我国来说,其意义非常巨大。
    运十的研制费用总计5.8亿元人民币,而西方研制一架民用大型客机的费用一般是15-20亿美元。
    运十取得的初步成果说明,我国是有能力把研制大飞机的愿望变成现实的。

意义

运十飞机

     运十是由中央直接指挥、中央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个具体单位集体创作、大力协同的产物。她的研制成功, 使我国拥有了自已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以前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而且在Y10研制的10年中,还同步研制成功了与JT3D-7性能相当的915发动机,并成功地装在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最难能可贵的还在于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机工业打下了基础。这是我国航空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时,国内舆论界称赞它是“自力更生与引进国外技术的一次很好的结合”。西方对我国运十研制成功给以极大关注。路透社说:“在得到这种高度的技术时,再也不能视中国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波音一位副总裁看了飞机,了解了情况之后说:“如何研制大型喷气式运输机,你们也毕业了,我们不过早毕业而已”。美国道格拉斯一副总裁看了飞机之后说:“你们航空工业一下子赶上来了15年”。运十的研制成功,正是我国当时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集成和写照,使我国航空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一跃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大国。

特点

     在运十研制过程中,其设计规范、适航标准、机翼气动、结构和系统综合等各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设计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相当充分,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选用新材料76项、新标准164项、新产品305项,并在国内首次将计算机用于飞机设计;试飞结果说明其高速性能比波音707还好,油耗低于三叉戟而和波音707相当,安全可靠易操纵和机场适应性好,试飞起落130次、飞行170个小时,飞了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甚至还飞了拉萨七次,都没有发生过问题。
     当然,运十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时提出的主要问题有:(1)飞机的疲劳试验尚待进行;(2)当时选用国产高强度铝合金LC4韧性较低,对缺口敏感性、耐应力腐蚀及疲劳性均较差;(3)油耗较高;(4)噪音较大(都已有改进方案);(5)如何达到适航性要求,由于国内缺少权威的实际工作机构,还有较大的难度等。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其中第一个问题只是需要追加资金,将试验继续下去的问题,而质量问题只有在继续研制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

夭折

    由于在1984年国家财政停止拨款,运十不得不停止试飞。运十的夭折致使5.4亿人民币的投资付之致东流。我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喷气式客机研究中迎头赶上的15年时间又退了回去,沉重打击了自己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士气和志气,搞散了队伍。 我国通过研制运十飞机,已经积聚起了一支科研技术力量,并且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运十夭折而导致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重新拉大。


la28创建, la28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热门评论0互动百科山东网友2012-07-27 19:13:08

痛心!

查看更多评论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
hudong_baike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用户反馈

© 2017 互动百科版权所有

更多有用知识,立刻点击查看进入百科X

匿名评论 

所有跟帖: 

有人知道沈图是谁吗? -三笑- 给 三笑 发送悄悄话 (47 bytes) () 05/05/2017 postreply 13:35:55

是的 -三笑- 给 三笑 发送悄悄话 (92 bytes) () 05/05/2017 postreply 15:37:01

早死了,如果活着肯定应该近百岁了 -五刀口- 给 五刀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5/2017 postreply 14:46:17

去了美国,真有意思。 -海边居- 给 海边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5/2017 postreply 14:52:26

当时连动态疲劳实验的感念都不知道,蒙皮上打补丁。不下马损失更大。不可能拿到适航证的。后来的运12都费了洪荒之力, -不开窍- 给 不开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5/2017 postreply 17:57: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