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再见,全球化!

我在2008年写的《大国游戏》第一册结尾的最后几篇里面谈到,全球化已经终结,世界将进入区域化阶段。
 
《大国游戏》谈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全球经济的驱动力正从西方衰退,而转移到新兴的经济体。在未来的数年中,美国和西欧有非常大的可能会同时陷入经济衰退,中国和印度会很容易的成为西方政界和媒体的替罪羔羊。而西方日益带上民粹色彩的新一代政客,则会将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归罪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而导致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会一方面施加压力让中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就会用市场和非市场的方法,关闭部分内部市场。比如在美国,可以通过媒体夸大中国制造产品的问题来增加中国企业的进入成本,或者是通过国会的国家安全听证会,来限制中国的投资机会,迫使中国只能投资有利于美国但对自己无益的地方。
 
欧洲则会用各种复杂的欧盟标准,限制中国产品和品牌的进入,迫使中国厂家永远只能做欧洲品牌的代工,让欧洲商家拿高附加值利润。
 
估计国际贸易组织(WTO)在今后数年,将会变成一个只能坐看各方争吵的论坛,而不会对世界贸易的促进起到什么真正的作用。
 
 
在过去,WTO 的职责划分很清晰,就是调节发达富裕国家和发展中贫穷国家的利益争执,界限分明和逻辑清晰。但是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经济体,成了第三集团,这批国家经济总量大,所以国富;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仍然民穷。发达国家当然不会那么轻易让步,因为他们认为没有理由要让他们的强势经济无私地向你的弱势经济输血,而要求这些发展中的大国让步。但发展中国家也不容易,凭什么这些仍然贫穷的人民要向富有的发达国家人民让利?
 
其结果就是国际贸易体系将会破裂,也许国际贸易组织还可以保住个名不符实的虚名,但其实质功能就会像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一样退出历史舞台。
 
世界经济会日益趋于地区化和双边化,这会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新地位,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
 
 
世界经济区域化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大致是三个核心地区:
1. 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北美;
2. 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东亚;
3. 以德国/法国为主的欧洲。
 
那么这个比较像一个分布式结构,就是消费者市场和提供产品的制造业,都会出现区域本地化趋势。
 
而在2008年开始,中国必须加大经济转型,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工人工资水平,已经无法按照原有模式走下去。出现的唯一可能,要么就是越南非法劳工到浙江打工;要么就是工厂去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如果比较一下,那么可以看出来,中国和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的结构关系,基本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这种结构关系。
 
如果看以前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结构关系,就是当日本将劳动力密集产业转移到四小龙之后,曾经同美国产生非常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个时候,四小龙承担了向美国市场输送产品的目的。那么后来,你可以看到三星和苹果这种竞争关系。而对中国来说,你以前也看到华为/思科的竞争,现在看到华为/苹果的竞争,这些都是产业升级的表现。
 
那么回到刚才讲的全球三大区域,因为地域的原因,从中国离开的某些中低端制造业,除了可以去东南亚,其实是可以去美国内陆的。当然,墨西哥北部的工人相对于东北亚的产业工人肯定是无法竞争的。但是人家现在竞争的是东南亚的劳工,最后鹿死谁手,还无法定论。但是加上长途海运费用,对比北美的铁路和高速公路,自然墨西哥这边的优势要强。
 
如果比较一下,美国的一些州土地和能源价格都非常低。如果交通上面加强,税收上面优惠,再加上川普增加墨西哥进口产品关税,应该还是可以搞制造业的。其实美国很多内陆州的州长,跑到深圳招商引资,都很勤奋的。
那么中国自己在建立亚洲共同体这个过程中间,受到的就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的战略的干扰。这个其实就是两手,一个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加强部署;另一个就是TPP的贸易协定。这个做法,基本上是要在东亚画一条线出来,将参与TPP的东亚国家,整合进我之前说的北美体系。那么中国就是采取一带一路,向西边走,构筑自己的亚洲体系——对这些东亚国家来讲,就是你需要做出选择,你的赌注放哪一边?
 
但是希拉里和奥巴马启动的这个动作,有点好玩的地方就是TPP的贸易基础,其实根基是北美贸易协定。就好像这次美国总统选举,希拉里和民主党,没有想到去巩固自己的Rust Belt(铁锈地带,指美国等已陷入经济困境的老工业区)的基础,反而全力去攻打人家的Sun Belt(阳光带是指美国北纬37°以南地区,共包括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佛罗里达、佐治亚、田纳西、阿肯色、亚拉巴马、密西西比、俄克拉荷马、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内华达等州和加利福尼亚的一部分,其范围大致是在内战时期参加南方叛乱诸州的地域上向西南部有所延伸),那么就是南边没打下来,北边全部失守了。现在你也看到,TPP这里没有攻打下来,有可能北美贸易协定要失守了。
 
因为之前说到的,北美市场自带的制造业工作,非常可能就是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强烈竞争了,这个才是川普上台的一个主要看点——就是在Dust Belt(美国中部和南部的大平原地带)这里,在美国南部的内陆地区,是否能够吃下来美国自己的制造业。这个做得到,川普就对白人工人们有个交代了。
 
基建其实是美国目前最需要的。很多电力系统、供水系统、水坝灌溉系统、桥梁系统,还有各大城市的下水道系统,都是罗斯福时代留下来的,已经残破不堪了。

所有跟帖: 

失去了欧美市场,中国经济几乎无法自我维持,更不用说快速增长了。中国内需不振是一直以来的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 -Mao_8341- 给 Mao_834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08:19:33

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门类齐全的完整体系,完全有能力独立发展 -危言- 给 危言 发送悄悄话 危言 的博客首页 (83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09:08:03

劳动力密集型的国家到处都有,高科技产品却不是想做就做的出来的 -Mao_8341- 给 Mao_834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1:15:29

什么叫制造业大国?去回顾一下历史,看看美国怎么成为世界老大的?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4:36:47

一百年前,美国已经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实行了完全的法制化、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承认白人男子的投票权 -Mao_8341- 给 Mao_8341 发送悄悄话 (368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5:15:05

华盛顿奴隶主,一百多个奴隶绝对是空气,哈哈。 -海边居- 给 海边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8/2016 postreply 03:18:27

拜托欧美市场有中国品牌吗?没有开放市场的是欧美,不是中国。 -团圆- 给 团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1:20:56

那是因为中国的品牌本来名气就不大,多数产品都是来料加工的代工产品 -Mao_8341- 给 Mao_834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1:22:30

所以就是和自己的企业过不去。 -团圆- 给 团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1:24:37

那些不给中国政府上税,付低工资的血汗工厂关了会扰乱中国经济 -团圆- 给 团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1:28:45

任何社会经济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是实现社会的社会主义化。物质丰富后,唯分配为大,发展可有可无。安居乐业,没有竞争。 -八边天- 给 八边天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6 postreply 10:14: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