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需要制衡是普遍规律

来源: 秦淮烟月 2016-11-17 05:31: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055 bytes)

       一说起宪政制度,有的人就说,这是盲目崇拜西方,甚至更难听的话。我想至少我不是因为盲目崇拜西方而肯定宪政制度,而是从现实教训中认识的。
       宪政制度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权力要有制衡。这是人类共同的经验,自古以来就有。就说皇帝时代。说起来皇帝至高无上,好像想干什么都可以。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皇帝也受到制度的制约。比方,大臣的制约,谏官的制约,等等。这种制约虽然不像皇权那么强大,但也不能低估。人们所以推翻帝制,不是要推翻对权力的制约,相反,是这种制约太弱。皇帝的权力太大。皇权的继承也有许多问题。总之,皇帝制度的弊病太大。
      分权制衡也是生活常识。比方,财务工作,会计和出纳分开,这是基本规则,人人理解,没有人提出责疑。
      要说盲目崇拜西方,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就已经盲目崇拜西方了。为什么中央政府要设立国务院,法院,检察院,警察局?这一套不是西方来的吗?就是三权分立的思想。这一套不是来自中国的传统,也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原来是没有的。中国古代县太爷掌管一切,既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法院院长,还是警察局长,也是检察长。可是,由于没有理解西方思想的精髓,又来了个党领导一切,凌驾于三权之上,从而把三权分立制度瓦解了。学又学不像,这不是盲目学习西方是什么?
       中国自从推翻帝制以后,没有走向民主制度,始终是集权制度。但是由于没有了皇帝,最高领导缺乏皇帝的权威,造成权力的分散。也就是军阀割据,或者名义统一,其实各自为政。比方,蒋介石就这样。各地方势力他无法全权掌控。张学良在东北就是土皇帝,蒋不可能撤换张的下属。毛泽东夺权以后,的确大权集中,所以做成了许多事情。也说明了集权的优点。但后来,由于权力不受制约,造成大饥荒,和文革这样祸国殃民的灾难。痛定思通,才有了邓小平的新政。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取消终身制。这个办法虽然对防止出现新的毛泽东是有效的,但并没有很好解决权力制衡问题。老的领导人通过安排代理人,继续他在新的领导层的影响。而且,政治局常委的分管制度,仍然造成的多个“皇帝”。如周永康主管的政法委,其它常委(包括总书记)不能干预。以致他掌握的武警力量可与军队相比。总书记想有所作为,也无能为力。所以他的权力不受制约,不仅危及民众的权益,也威胁高层领导的权力和人身安全。现在习上台后,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可以开展反腐败运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的问题是,他是否还坚持任期制?坚持任期制,的确面临他反腐成果可能丢失问题,而且腐败势力可能反扑,本人安全也成问题。但取消任期制,又面临出现新的独裁者的风险。这未必是指习本人。而是如果恢复终身制,不定到哪一代,又出现独裁者,无法无天,造成严重后果。怎么办?宪政制度不是依靠最高领导个人的权威,而是靠相互制衡。所以,我们讨论制度问题,是为了长治久安。不是相信不相信哪位领导人问题。就像我家里大门安锁。如果你问我,我们这里社区都是好人,你安锁什么意思?你不相信谁?很抱歉,我的确无法回答。
       也许有人会说,文革教训已经吸取,不会再出现毛泽东了,不会再发生文革了。这很难说服我。因为文革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没有深入分析批判。过去,发生王明路线的错误,延安整风可是化了很大力气教育全党,才彻底肃清的。现在对文革看法分歧很大,何况还有人根本不承认文革的罪过,不承认毛泽东的责任。怎么可能保证不再发生?何况文革只是一个极端例子,只要权力缺乏制衡,滥用权力,权力寻租,等等现象就不可避免。
       所以,别说什么盲目学习西方,有些地方,我们连我们自己皇帝时代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继承下来。比方,帝制时代皇帝是不能干预史官的。当然史官笔下也会有分寸,但至少有一定独立性。而现在没有史官了,掌权者可以篡改,封杀历史。比方,由于政治的需要,一再修改历史照片。把一些领导人的脑袋搬来搬去,实在太荒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