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回到解放前:50张珍贵老照片带来经典民国风(图/视频)

来源: 2016-10-26 09:42:0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45年,日本投降。
举国欢腾,载歌载舞,锣鼓喧天。
那时,
美国大兵是与我们一道欢庆的。
欢庆的笑容是舒心的。

在云南,
开心的美国佬给中国孩子当牛做马。

1924年,
祭孔大典是相当隆重的。
 
新生活运动集体婚礼,
在那时已是屡见不鲜的。
有钱人家结婚,都是穿白色婚纱的。
没婚纱的“待富阶层”,
也是会精心打扮的。

原来,那时就有漂亮的空姐。

无论哪个时代,
美丽的女郎人见人爱的。
茶馆、酒楼、咖啡屋,
并非1980年代才开始有的。
服装文化,也是多元的。
 
即使等候公车,
读书看报也是分秒必争的。
那时,上海是有“东方巴黎”美誉的。
拥挤的电车上,
手不释卷也是大有人在的。

 
1935年,
对城市妇女开始了强制扫盲运动。
那时,弄堂里就出现了幼儿园。
1948年“全运会”,
台湾代表队奖杯金牌也是满载而归的。
 
足球赛,
也曾有过7比0大胜英国人的。
沿街的货郎,
是来去自如的。
小店出售的艺术品,也是琳琅满目的
那时,
一技之长是不愁生活的。

某县早点的小市,
食客熙熙攘攘的。
 
许多“老字号”是从那时起家的。
上海街上外文书刊,
是令人目不暇接的。
民办的报刊更是五花八门的。

好莱坞的大片,
一般十天后即可在上海看到的。
过年,是要买“年画”的。
龙舟比赛的号子,也是惊天动地的。
30年代的上海,
舞厅伴奏的是外国小乐队。
小报童的穿戴,还是蛮时尚的。

北大、清华的学生,
满满激情在马路上演讲的。
 
对于假冒伪劣的奸商,
人们是可以上街抗议的。
北京什刹海,
滑冰的老者玩起来也是不亦乐乎的。
白洋淀,渔翁脸上的笑容是很惬意的。
昆明滇池的渔船,正是白云映白帆的。
山西农民的穿戴也是很整洁的。
北方的小酒馆,
总能听到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的。
黄包车夫的笑容也是很阳光的。
 
十分难得一见的,
日本画报上的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