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大瞻(战),赤“币”战区,一针见血,一呆一路: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忍民

来源: 2016-10-02 04:10:3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亿针抽血:亿万忍民逼将 面临特别提款权(SDR)

大大费金,大大提款: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小小消费,亿万小民国际漫游:面临特别提款权(SDR),买买买吓全世界,亿“真”抽血...

ZT 人民币进入世界"硬通货"时代 八个方面将发生变化
10月1日 中国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cjzthgjj/178.htm
专题摘要: 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组成货币,人民币将进一步加快“国际漫游”步伐,并在贸易货币、金融货币、储备货币各领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会在出境旅游、留学等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
各方期待
人民币“入篮”SDR 我们的人民币将会怎样?

“入篮”SDR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标志,有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认定,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明显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会显著提高。人民币“入篮”SDR到底意味着什么?人民币会贬值吗?未来人民币资产将会怎样?
2016-10-01
IMF宣布人民币入篮SDR 拉加德: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9月30日宣布,纳入人民币的全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将于10月1日生效,人民币“入篮”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
2016-10-01
人民币“国际漫游记”:加入SDR “TA”能走多远

“7x24小时全球服务”,“五大洲网络全覆盖”——这是中国银行展示其全球人民币清算业务时勾勒出的宏大时空感。就在9月,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成为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为人民币国际化树起又一块重要里程碑。
2016-09-30
人民币稳步迈向储备货币 全球资产配置占比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储备经理的资产分配中也将占据更多的比重。专家预计,随着人民币纳入SDR,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日元、英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
2016-10-01
观点汇聚
“入篮”SDR后 人民币是否会贬值?

有观点认为,“入篮”SDR后人民币贬值压力会快速释放。孙立坚说:“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长期来看,决定一国汇率强弱的根本还是经济基本面,人民币加入SDR会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吸引力,是对人民币贬值压力的一种有效对冲。”
2016-10-01
人民币国际化路上还要面临哪些挑战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加入SDR而采取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将影响中国金融格局,这些措施既为解决入篮的技术障碍,也促使中国金融体系走向开放、直面挑战。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要让人民币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交易手段、计量单位和财富储存手段。中短期内,加入SDR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化货币;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加入SDR将有一定潜在利好,为金融机构的跨境业务带来发展空间。
2016-09-30
樊纲说人民币现在应该贬值:纠正之前的热钱炒作

樊纲在东京参加第12届北京-东京论坛时表示,人民币近期贬值,一个原因是前几年大量热钱炒作人民币,导致人民币升值。“目前贬值正是对炒作的一种纠正。而且目前人民币汇率盯住的是一篮子货币,其中的英镑和欧元都贬值了,人民币也应该走低。”
2016-09-30
人民币“入篮”将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认为,人民币作为SDR货币生效后,短期内对香港的整体货币市场的影响较小。但长期来看,当它真正的使用量出来后,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016-09-30
最新动态
IMF总裁拉加德:人民币“入篮”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10-02
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南方日报 2016-10-02
澳洲金融家认为加入SDR令人民币信用大增
新华社 2016-10-01
人民币支付工具走俏悉尼商业区
新华社 2016-10-01
人民币“入篮”: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新华社 2016-10-01
津巴布韦:人民币可流通 仍需更多认同
新华社 2016-10-01
财经观察:人民币“入篮”开启全球储备货币新征程
新华社 2016-10-01
汇市周评:美元上行空间受限 人民币“入篮”助需求增加
新华社 2016-10-01
人民币正式纳入SDR,你我的钱包将受何影响?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6-10-01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说人民币国际化与时俱进
新华社 2016-10-01
显示更多

ZT 习近平一月:8月,从“健康中国”到“一带一路”
2016年09月17日 09:45: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7/c_1119572612.htm


【学习进行时】8月份,习近平到地方调研、去部队视察、主持重要会议,还多次签署命令、作出重要指示、会见外宾……研究部署了许多大事。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一月”系列之《8月,从“健康中国”到“一带一路”》,为您梳理回顾习近平8月份的几次重要活动。

8月份,习近平参加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这个会议,7常委全部出席,党政军民学,方方面面的代表都来了。

这样的“强大阵容”可不常见,因为会议主题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全面小康这个目标来抓的。

习近平在会上说得很直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他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次会议,习近平从历史讲到现状,从路线讲到方针,从医疗讲到生态,重点部署了5方面的工作,目的就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在“建设健康环境”层面,习近平讲得很重。他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健康与生态相关联。生态环境保护,是全国一盘棋。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来到青海考察,瞄准的就是这盘“棋”的关键一手。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习近平说。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习近平要求青海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最大的意义就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特别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试想一下,土壤和植被退化,空气和水都不合格,人民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健康又有什么保障?

当然,保障人民健康,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也十分重要。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从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出发,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提到全民健身,自然会联想到奥运会。我国全民健身日定在8月8日,就是为了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8月25日,习近平会见了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欢迎我国体育健儿凯旋。他强调,“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充分肯定了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展现的拼搏精神。

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创新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用不可替代。而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来说,改革创新更应是“主旋律”。习近平多次讲过,“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为啥排第一就知道了吧。

8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4个重要文件,涵盖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许多领域的改革举措。

习近平强调,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篇大文章。在这篇大文章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个大手笔。

8月29日,习近平到战略支援部队机关视察,阐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点推进方向。

改革最重要的还是创新。习近平在视察战略支援部队机关时说:“战略支援部队建设,最需要的是创新,根本出路在创新。”习近平作出这两个判断,就是明确创新是决定前途命运之举,必须把创新摆在关键性和引领性的地位,作为战略支援部队建设发展的灵魂。

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战斗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创新成果。习近平对战略支援部队提出“4个扭住”的要求,就是要从4个方面加快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路子,让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战略支援部队是去年底成立的一支新军,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是一个很不平凡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8月1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是要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习近平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8项要求,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顺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ZT 人民币加入SDR,遮羞布即将被扯

 
财经上帝视角

2016.10.01 13:39 原创发表在 经济风云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也是人民币正式入篮(加入SDR)的日子。之前被吹的惊天动地的人民币加入SDR也着实落地。许多人因此感到自豪,甚至舆论中也有像打了鸡血似的乐观的认为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国人的盲目自信是一直以来的劣根性始终没有改变。在底下沉浸在虚假的狂欢中时,相信上层已经是如坐针毡。人民币加入SDR将迫使一些被掩盖的问题浮出水面。

人民币加入SDR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会受到外来压力限制。调控需要考虑是否违反SDR原则?目前,中国以严格的资本管制掩盖了一些问题。

如果有人不承认中国的资本管制,那么看看以下证据。

本周,蓝鲸传媒报道称,有银行透露,将下发通知规定个人客户不得以“分拆交易”等方式规避个人结售汇的年度总额管理。根据外汇局的规定,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账户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账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等情况界定为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

这仅是今年年初人民币保卫战后中国资本管制的一个缩影。

 

根据上图数据显示,去年811悔改后,金融机构新增外汇贷款基本都处于负增长。而今年上半年,我国海外并购规模已破万亿美元。有人思考过这种反常现象吗?海外并购热情高涨意味着外汇贷款需求强劲(并购后需要外汇注资,海外不认人民币),然而数据却显示外汇贷款长期负值。要么是数据造假,要么就是官方故意限制外汇贷款。

严厉的资本管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资本外流严重

从去年以来,资本外流就成为敏感话题。政府对于资本外流也无法继续隐瞒,转而采取正面激励,减少负面影响的策略。

 


外管局方面,银行结售汇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实际上,在811汇改前,这种现象就普遍存在。811汇改后点燃了资本外流的导火索。

借口海外并购实现资本转移、利用地下钱庄外逃、制造业虚假贸易实现出境。各种资本外流相关新闻是今年第一季度舆论的主流焦点之一。

人民币贬值压力

相信金融从业人员都记得今年元旦时期的人民币危机吧。那时候,央行调动了大量资金托底人民币,甚至不惜抽调外汇储备干预汇市。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借助行政手段关闭交易窗口的方式来抑制人民币贬值趋势。

 


根据香港金管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香港人民币业务全面萎缩,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下降21.2%。这表明海外市场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已经崩塌。

更可怕的是,这种市场趋势已经超越了央行所能管控的范围。否则也不需要动用行政手段干预人民币汇率。

调控压力巨增

楼市泡沫、债市泡沫是目前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最大的两个泡沫。国内资产荒引发资本扎堆和外逃。今年财政支出继续扩大,央行放水事件屡见不鲜(第一季度万亿信贷和第三季度近万亿信贷)。在民间投资低落、贸易衰退式顺差和消费低迷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托底经济的压力巨大。

不可否认,国内SDR债券的发行能吸纳部分社会资本,这批资金很容易掌控,但整体而言。中国国内社会资本还是处于恐慌之中。在房地产高收益的刺激下,脱虚向实并没有实现,反而越来越多的资本脱实向虚。

人民币加入SDR后,更多海外投资渠道将被迫开放(IMF规定加入SDR的货币必须“可自由使用”)。国内失血加剧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政府方面的支出压力必然增加。否则,经济就无法维持L型走势而是阶梯式下坠。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人民币加入SDR而高兴的话,也就稍微乐一下就够了。因为,放眼全局甚至更长远预判的话,人民币进入SDR的时机并不好。这个国庆,部分官员肯定“寝食难安”。更不用谈什么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看看下面这张图就该知道人民币距离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多远。

ZT 人民币要入SDR了!老百姓究竟有啥关系?

 
香蕉芭啦
2016.10.01 13:32 转帖发表在 经济风云

明天是10月1日国庆节,也是人民币正式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又称特别提款权,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货币,该货币原来跟黄金挂钩,现在是跟五种货币挂钩,SDR的发行量是有限的,任何国家都可以储备SDR,但各国的SDR额度皆由IMF分配。

实际上,SDR不能在民间使用,不可在外汇市场交易,也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投资,是各国央行持有的一种名义上的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入SDR后,将被认可为‘可自由使用货币’(freely usable currency),入SDR后人民币在新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所有IMF成员国将通过所持SDR自动形成对人民币约2100亿元的敞口。

对此,笔者认为,人民币被纳入SDR后,将扩大人民币的使用领域,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汇率波动风险。将推动国内服务业、资本账户、债市、股市、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开放。在夯实金融基础的同时,开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那么,人民币加入SDR后,对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有何影响呢?

第一,出境游无需换汇?人民币将进入贬值通道?

在中国加入SDR后,很多人兴奋的表示,以后咱中国人出国不用换外汇了。其实,加入SDR之后,从理论上说,到境外旅游、购物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了,但这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举个例子,现在英国人拿着英镑直接去欧元区消费,但是在交付过程中,需要额外支付1.5%的手续费。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兑换外汇,不然损失肯定不小的。

此外,在SDR的一篮子货币中,能够直接到世界各个国家使用,恐怕也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最为广泛的美元才能做到。而人民币在得到国际承认之后,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出国、留学还是比较划算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用人民币来广泛开展交易,所以加入SDR后出国消费会更加方便一些。

当然,也有人担心中国加入SDR后,是否会被迫逐步放开资本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因此人民币会进入贬值周期。

对此,笔者认为,鉴于人民币汇率要逐步走向国际化,所以人民币在入篮前后会保持相对稳定,为确保平稳过度,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中国央行会通过抛售外储的方式来奠定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虽然不能排除人民币汇率在10月跌穿6.7之可能性,但人民币缓慢且小幅贬值的趋势不会改变。

第二,房地产末日来临?更有利于国内房企转型?

分析完了人民币汇率,再来聊聊大家关心的房价。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加入SDR之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投资者将大举抛售国内的房子,然后去海外置业,购买又便宜又好的房子,从而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盘”。

对此,笔者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后,短期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几乎为零,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中国资本项目将会更加开放,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内外游资可以抛售人民币计价资产离开中国。这对于国内房地产泡沫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不过,也有房产专家指出,“入篮”之后,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上升,地产商到海外投资造房子卖,可避免“换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房企们配置海外资产时也将变得更简单。这对近一两年来纷纷加大海外投资的房企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试想,国外房价更便宜,融资成本更低,谁愿再继续投资内地的高价房呢?现在,很多国内房企都倾向于寻求海外融资,然后到海外投资造房子卖。若扣除汇率等成本,虽然每家企业各不相同,但总体的利率水平是低于国内发债的。所以,当人民币加入SDR后,有利于中国房企走向海外的转型战略。

第三,A股是否长期构成利好?会有大牛市吗?

此前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入SDR后,A股将会迎来一波上涨。当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大量境外资金买入人民币,不会单纯作为货币储存。在商业投资、企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投资之外,资金变现相对快捷的投资,就属证券市场了,沪深股市必然是其最容易被选择的投资对象之一。 所以,A股市场大牛市值得期待。

对此,笔者认为,中国加入SDR之后,对人民币被纳入SDR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吸引更多国外资本进入中国股市,并加速深港通、沪港通的升级,这对我国股市稳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并不会对A股牛市产生直接影响。

相反,从中短期来看,对A股走势而言,并不能称之为利好:一方面,加入SDR后,意味着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那国内的资本项目就要开放。而与国外的股市几倍或十几倍的市盈率相比,中国的A股市场动辄就要几十倍市盈率的股票并不便宜,所以资本项目一旦开放,会让更多游资跑到国外去寻找投资标的。而资金的净流失,肯定会对A股造成“抽血”效应。

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但这些年来,中国放宽外资进入的A股市场的大门正逐步打开,但QFII、RQFII对A股市场的投资热情并不高,从来没有超过A股规定投资的金额上限。所以,即使放开市场对外资的准入,以及对沪港通、深港通的升级也未必外资就愿意大规模进来玩A股。

人民币要入SDR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影响不容小觑,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受到了广泛承认,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将更加便利,也意味着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将加快步伐。不过,放开金融领域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吸引外资流入,也会让更多游资流出。如果游资选择的是流出中国,那么则会对中国的股市、楼市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