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社论”里,大人物们说了些啥?

今年的国庆“社论”里,大人物们说了些啥?

首先,今年的十一国庆人民日报好像没有发表社论,但是国新网或中国网 (news.china.com.cn)推出了国平的重要评论。考虑到国平这个笔名在这几年一直是中共发声的权威代表,把这篇评论当社论也算勉强可以。

国平的文章较短,除了一句起始句与其两行结尾的段落,中间就只有两段各七八行两。第一段两百多字,基本是罗列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到了刚争取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也提到了习总发起的“一带一路”。不过前者已是现实,后者还只是期盼。第二段也是两百多字,先是说“在共和国华诞之日,人们不会忘记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先锋”,然后回述了一下国庆前一天政治局常委七人去天安门广场向革命英雄敬献花圈,目的就是保证先烈的“精神永 远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以上就是国平文章的基本内容,没有毛泽东三字,甚至在应该出现“社会主义”的地方也没有“社会主义”一词。中国的左派们一定大为失望。

习的“不忘初心“快要成为名言,问题是”初心“具体指的是什么,习的笔杆子们也还没有认真的探讨。习可能企图来个模糊概念,笔杆子们当然只好作罢。其实“初心“应该就是三点:国家强盛,人民富足,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点,基本做到了。第二点,人们不应该忘了中国还有巨大的城乡差别。当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大致接近时,他们眼里和心中是不包括中国广袤的乡村地区的,尤其是落后的地区和西南边远的省份。中国许多城市青年包括留学生认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中国的全部或较为典型的代表。但你乘火车驶过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乡村地区看到那些一座座一群群极为漂亮的农舍,那时你才会感到中西方的差距。不错,中国的城市文明也许超过了美国西方的城市文明,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乡村还几乎是贫瘠的或被人遗忘的地方。

中国文革之后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如何让人民享有民主可以监督政府官员。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为在中国推行民主政治拟定了一份大致的路线图,然而六四使这份路线图夭折,中国只好埋头经济。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警告,中共必须重新回到十三大的政治路线,否则中国必将分裂。

习总和拥护他的红二代们也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吗?习总和拥护他的红二代们计划何时把人民的权力还给人民,兑现中共的第三大承诺?

 

附国平的“社论”

国平:生机盎然的中国稳步前行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共和国成立67周年的喜庆节日。

  67年,一段并不漫长的时光,一段绝不平凡的 征程。67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经过艰难曲折却百折不挠的一次次探索、改革和伟大实践,将一个贫穷、落后、 让人辛酸悲苦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强大的崭新中国。今天的中国,飞船上天,蛟龙潜海,高铁奔驰,超级计算机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从全球 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从“一带一路”蓝图串联起来的一个个国家、一座座城市的期盼,到G20峰会西子湖畔光 彩夺目的璀璨灯火,世界在为中国创造的奇迹惊叹,中国人民更是发自内心地为伟大的祖国骄傲自豪。

  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 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饮水思源,抚今追昔,在共和国华诞之日,人们不会忘记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先锋。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了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将国家烈士日设立在国庆节前夕,含义深 刻。天安门广场上高高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铭记着,正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勇敢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安康。他们的精神永 远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走过67年征程的中国生机盎然。今天的中国,方向越来越清晰,道路越来越宽广。在这党和人民坚定选择的康庄大道上,飘扬着理想的旗帜,奔跑着追梦的身影,激荡着无穷的希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