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人辩论,甲说吃蔬菜有利于健康。乙说不对,吃蔬菜能吃死人,去年就有人吃蔬菜中毒死了。你就是那个乙罢了。典型的无赖狡辩法,将别人的观点设置为极端情况。
2)提倡大公无私和利他,有说过不可以利己吗?利他和利己是截然对立的吗?利他和利己本来就是辩证的关系,把利他和利己搞成僵化对立的两个极端,本身就是缺乏逻辑思辨能力的表现。利他是在更大的维度上的利己,这在认识上并不难,只要把目光从小小的自我移开就行了。
3)人的利益有不同的范畴,从个体到家庭到小团体最后到国家和人类。只为自己多占有财富多享受美食性欲,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级的利益。对这种利益的渴求基本是天生的,不用教导不用提倡,可以说这还是属于动物层级的。动物没有思想,但他们生下来就知道抢食物抢配偶。虽然在不破坏他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前提下,人类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对这种基本利益的需求。但如果绝对化的把对这种利益的渴求当作找回“自我”,并且还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其实你比动物也强不到哪去。
4)人类作为群居的社会性物种,就意味着每个个体之间,每个群体之间,个体和群体间,小群体和包含他的大群体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共享和利益矛盾。因为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认为只要人人为私利(自私)就是在为国家,就让国家变美好的论点荒谬之极。因为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等式:无数个只为自己的个体相加就等于一个健康强大的群体。因为利益矛盾使这些个体根本无法正向相加,反而会相互抵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诈骗犯够自我够自私的了吧,每个人都是诈骗犯所组成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国家?
5)利益从属性上可以分为竞争性的和共赢性的。竞争性利益是排他的,都想当科长,你当了其他人就不能当。共赢性的是不排他的。农民种地丰收了,对自己好,也能帮助别人。医生医术高自己收入高病人也受益。在共赢性利益上大家没有歧见,大公无私的原则里对此也没有否定,而是鼓励和赞赏。但是对待竞争性利益的态度,就因人而异了,常说的自私小人各种犯罪都是因为在对待竞争性利益上采取极度自我的态度。如果笼统的宣扬自私有益社会,那么诈骗犯可以心安理得了。社会只能成为一个不择手段弱肉强食的动物层级社会。
6)人的利益不光体现在物质占有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合作互利上。你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你就不必天天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你生活在一个人人善良互助的社区里,你就不用担心被偷被抢。你生活在一个团结强大的国家里,你就不用担心被屠城。要形成这样的群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群体里的个体要有"无私","利他","为公","忘我"的精神和意愿。这样的环境里,你就是你自己"无私","利他","为公","忘我"态度和行为的受益人。群体里的每个人才真正在正循环里。相反,人人自私勾心斗角的群体必然破败,你尽管可以因为自私在某些事上获益,但你将在多得多的事上因为别人的自私而受害,这样的群体哪里可能持久?宣称自私才有动力,才能因为是受益人而持续下去,那是只盯着自己而已。诈骗犯永远有继续诈骗的动力,他们不劳而获当然是受益人,只要不被抓到他们会永远继续诈骗下去。但把他们放在群体的环境里,他们有可能永续吗?
7)回到最初的问题,大公无私就是不要自己的利益,完全只为别人而活着?那是你的无赖添加法。大公无私无非是提倡脱离原始的动物本能,在有竞争性利益的地方不要不择手段,在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出现矛盾时,以群体利益优先个体利益做一些退让。如果没有个体相互的退让,群体中矛盾将永远是主流,合作互利就是缘木求鱼。有些自私的人天天想着“你是以国家集体的名义剥夺我个人的利益”,我实在不想说服你,人多少是残留着一些动物性,有些人多些,这种只看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本性吧。
8)举两个例子回答无赖狡辩法。第一个是大禹。大禹治水十几年,三过家门不入,儿子长大竟不认识他这个爹,算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了。他的做法没有利己吗?他的家庭不是和其他家庭一样免遭了洪水的破坏了吗?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没有受到乡邻的敬重和爱戴吗?他是比其他人多付出了一些,但一个群体没有人愿意多付出,有可能发展吗?第二个是福特。他在汽车还是高档消费品时,首先提出要造工薪阶层买得起的汽车。他愿意在每辆车上少赚钱这不是一种利他行为吗?当然他最终成了汽车大王,利他和利己难道不能同时存在吗?
附zhuozhuo原文: 献给高喊大公无私的*****们
中国的道德重建
道德是个大话题,为深入浅出,先看一个实例:美国人教育小孩帮助别人,他们会说:"去帮助别人吧,那会让你快乐",中国人则说:"要舍己为人,无私,忘我"。你们看出两者的区别了吗?美国人的说法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了自己高兴而去助人,所以你表示感谢时,美国人说my pleasure,但中国的说法是要牺牲自我(自我不如别人重要)。这个区别实际是两种文化的本质区别之一。
当我仔细比较这个区别时,很遗憾,我发现美国人(西方文化)是符合人性的。"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着",这就是最基本的人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西方文化非常客观地建立在了这个基本事实上,充分利用了这个基本人性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化。反观中国文化,立了个"舍己为人"的高高在上的道德牌坊,让你不惜牺牲个体的利益来显示道德高尚。这样违背人性的体系怎么能长久呢?我想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是这样的道德体系土崩瓦解,重新来过,要么是在这样的道德体系下人变得虚伪,表面说着“一心为公高尚”的一套,背地里做着"损公肥私萎琐"的一套吧(看看这是不是中国官僚的逼真写照)。
"在中国的家庭,你为我活,我为你活,但是谁也不许为了自己活"也是中国这种混乱的(违背人性的)思维体系在普通人身上的反映。
"自我"这个概念太重要了,其它无数重要概念都是围绕"自我"来建立的,比如"独立","人格","自由","民主"等等等等。广而言之,整个文化道德体系也都应该建立在"自我"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
"崇尚自我"是一个人的发动机,也是一个社会的发动机。
一个人,他即是付出努力的个体,又是努力结果的受惠人 。这个特性造就了一个封闭的正循环,就象发动机一样推动着每个人努力,也推动着整个社会进步。
其它的概念,比如"无私","利他","为公","忘我"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付出努力的人和受惠人不一致,从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根本是低效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个已经被历史一次次地证明,不用再缀述了。所以我想对那些认为无私是高尚的人(更广义地说是丢失了自我的人)说一句:忘掉那些美丽的谎言吧,做一个真诚的我,为了自己而拼搏。你活好了,你的家庭就好了,你的国家也受益了。
"自我"是中国文化中长期被忽视和否定的概念,造成了文化和道德体系的重大缺陷,自相矛盾,非常混乱。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由"自我"带来的能动性从来没被释放过。近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我个人把绝大部分功劳归于解放"自我"所带来的能动性(国家终于放手让民众自由致富)。人人都为自己拼搏,社会没有不高速发展的理由,特别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压抑后。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社会人人为己太恶劣,但没想到正是这样"恶劣"的社会才真正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过去的社会,正如鲁迅【狂人日记】里所描述的那样:“从字里行间读出‘吃人’两字”,那是道德杀人的社会)。我期待这是中国道德体系重新建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