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获悉吴大使的过世。
在过去40年中, 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样的结果是如何得来的,中国应该如何自我定位,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大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处, 推动什么, 警惕什么, 各方的意见不是一致的。作为当代国际事务的大师,吴先生基于其近一甲子的外交经历,以历史性的,以全球的视野,以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目标,提出中国未来外交政策的框架和走向。 吴先生的大视野,大棋局长期被很多短视的网民所误解,批评。但大师级的思维不能为平民百姓所理解和认同倒也是自然的。
对于一个国家,外交与军事是服务于一个共同目的的两个工具, 相互助益,缺一不可。 没有军事后盾的外交是乞讨外交。只用军事而不外交则越打敌人越多。这就是吴先生常讲到王道与霸道之区别。当中国赢弱不振,屡遭到外敌入侵时,畏战言和是一回事。 但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实力远超邻国时, 如何营造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国形象,而不是处处依靠武力行事,这则与卖国之说毫不相干。
吴先生的鸽派理念为中国营造了一个和平建设的外部环境
罗援将军等鹰派的存在使得和平外交成为可能。
以罗-吴 两位为代表的鹰-鸽两派就是当代的廉颇们与蔺相如们。两派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尽心竭力。一边是高屋建瓴谋定而动。 另一边是不辱使命寸土必争。我们没有必要厚此而薄彼。
在当今的世界上,各国的国家利益已经超出自己国家的版图。 在这样的形式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制定要跳出传统版图的框架和局部眼前的利益的限制,更多地考虑多边共赢的方针和未来50年规划。吴大使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代宗师。 如今先生已经远去。 但江山代有人才出。 人们有理由期望新的 ”世界鸽派” 领军性人物的出现并继续为今后的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方向。
世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