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说明之前先声明一点:即使在中国搞欧美的全面私有制体制,中国依然会在与欧美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进而成为第一大军事体,控制亚洲,左右世界,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是历史必然,人为的偶然只是影响这一局面到来的早晚而已。
下面谈谈个人观点:
“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深有同感。
资本私有制体制200多年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人们可享用财富急剧增加,这是有目共睹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苏联和中国,从封建体制转型到公有制,分别实行了约70年和30年,因个人财富的贫乏而被质疑不仅是具体方法手段有问题,体制设计本身也存在重大缺陷---即所谓路线错误,进而转向私有制寻求致富之路。
苏联,我不清楚,不置可否。中国,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后30年的巨大变化。
但,因此,就可以断定私有制优于公有制吗?断定中国应该大踏步地转向欧美私有制的政经体制吗?
我觉得不能单纯看财富增加速度这单一指标来判断私有制、公有制的优劣,还要看贫富分化程度,来综合评判社会政经体制的先进与落后。
因为,社会的统治体制,简单说就是:富人统治穷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违背这一规律的社会形态。
1、如果社会成员财富大致相同,即没有富豪阶层(与中产阶级的社会比例无关),
那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容易得到保证。
2、否则,必然是少数富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社会体制崩溃。
即,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取决于有无富豪垄断资本阶层(中产阶级再多,也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我认为正如马克思所设想的,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的下一个方向。
当然,以目前人类社会的经验来看,关系到社会经济命脉、安危、稳定的部分应该实行公有制,其他部分尽可以沿用资本主义200多年来的经验,搞自由市场经济,毕竟现阶段,人类的私欲、物欲,依然是财富创造的最大动力。
我对中国“后30年”经济方针的看法: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1、是结束政治对立,国家的重心转移到增加财富上来。2、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像苏联那样以为投降就会被招安、就会被邀请共进晚餐,结果差一点就饿死了。
错误:黑猫白猫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明确划分公有、私有界限,造成一哄而上、分抢公有财产的恶果,造成贫富分化剧烈的社会现象,带来体制忧患。过分强调私有制的长处,令人忘记了还有更好的公有制。
朱镕基,搞活经济,我是双手赞成,可是方法太成问题。无数国企职工下岗,小民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我知道,因此造成建国以来灭绝的红灯区在深圳、东莞遍地开花,大批东北、内地的下岗女职工去沿海地区做妓女,赚台商、港商的钱,笑贫不笑娼,社会风气急转直下,向钱看,官民的物欲被不加限制地尽情释放,基本上是以一种抢钱的心态,寻找一切赚钱的机会。
温家宝,4万亿,房地产,一下把工薪阶层牢牢地钉在地板上,中产,已经和温饱变成同义词了。环境污染,食品造假,医疗混乱,已经到了危及生存安全的地步。
李克强,幻想金融能解实体经济困境,股灾,差点让经济休克。搞经济却不懂商业竞争的激烈,自己的金融团队里到处是奸细,毫无防范、忧患意识。
想赚快钱、赚大钱,一获千金,一夜暴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贫富分化严重。财富增加很多,幸福增加一点,相反,社会矛盾有激化趋势。如果不是中共还保持着基本的政治正确---坚持公有制,8964的动荡很快就会重演。因为不仅有内因,还有外因---趁你病要你命---国际间的财富争夺是你死我活不留情面的。
这“后30年”,虽然财富增加了,但本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否则,一味照搬资本私有制的做法,财是可得,私有制固有的危机也会结伴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