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来源: Kwseeto 2016-06-14 23:12: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76 bytes)

辜鴻銘評史密斯的《中國人的素質》

   “ ……我力圖說明那些被稱作中國文明研究權威的外國人,實際上並不真正懂得中國人和中國語言。比如那個可敬的明恩溥先生,他曾著過一本關於中國人特性的書,但他卻不瞭解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作為一個美國人,他不夠深沉;還有那個被認作大漢學家的翟理斯博士,我試圖表明他實際上並不真懂中國語言,因為作為一個英國人,他不夠博大——沒有哲學家的洞察力及其所能賦予的博大胸懷。
我們舉的關於中國人特性的最後一例,是其缺乏精確的習慣。這是由明恩溥提出並使之得以揚名的一個觀點。那麼,中國人缺少精確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說依然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心靈是纖細而敏感的,它不像頭腦或智力那樣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頭腦或智力一樣,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確的東西。至少那樣做是極為困難的。實際上,中國的毛筆或許可以被視為中國人精神的象徵。
用毛筆書寫繪畫非常困難,好像也難以精確,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夠得心應手,創造出美妙優雅的書畫來,而用西方堅硬的鋼筆是無法獲得這種效果的。"

辜鸿铭又出书写到
【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 “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 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 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辜鸿铭从这一独 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 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 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 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 的精神特质。
2、“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gentle),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
3、 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
4、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因此,“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 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对于抽象的、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建议阅读《中国人的精神》一书,辜洪铭作。 -Xfollower- 给 Xfollow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5/2016 postreply 09:19: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