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些能工作正常,真实图像应该公布出来。
国资委系统官员,常州土地和化工集团,北京昌平警局,新华社,再往后扯,头不是“越赖越大”...
哎:习李糊涂,诚信的问题,最后一棵刀草...
凯迪网络,猫眼看人有网友贴出“警方提供了雷洋离家后的行踪监控,我们根据权威数据来分析一下:
按警方提供的四个摄像头提供的时间,计算出各点之间的时间差(时长)。”
位置1:21:00:34
位置2:21:02:50
位置3:21:04:18
位置4:21:16:50
另据2016-05-12 07:15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报道:
“5月7日晚,北京市昌平区居民雷洋离家后离奇死亡,警方称其涉嫖娼被抓后,带回审查途中突发心脏病送医不治,引发舆论及家属质疑。记者昨日采访了北京昌平分局东小口派出所副所长邢永瑞,昌平分局预审大队大队长高春正、昌平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马朝晖。邢永瑞也是当时现场执法的带队民警。采访中警方对于事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1、雷洋是怎样被抓获的?
邢永瑞介绍:接到举报后,有2名民警、4名辅警约晚8点40左右到达足疗店。9时14分左右,一男子从足疗店正门出来,后证明该男子为雷洋。”
“接到举报后,有2名民警、4名辅警约晚8点40左右到达足疗店。9时16分左右...” 雷羊赶到...
新华社评雷洋案:警方信息把事件引向揭人隐私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868226.html
来源: 立竿见影-1 于 2016-05-12 05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新华社评雷洋案:警方信息把事件引向揭人隐私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丁永勋)公民雷某在警方执法过程中非正常死亡,引发全社会关注,这无疑是目前网上网下的热点事件,也引发了全民破案和众说纷纭的猜测。
公众关注这件事,除了当事人的身份标签、涉嫌嫖娼的细节外,在更深层次上,还是对自身安全和执法公正的关切。即便一个人私德不检,哪怕是犯罪嫌疑人,其基本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安全也应受到保护,不能不明不白死去。如果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每个人都会有安全焦虑。
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有领导同志提出要及时回应。无论从舆情热度还是社会心理来说,对雷某事件都不能回避,需要有权威的信息发布。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发布哪些信息,谁来发布才是权威的。
很显然,公众尤其是家属最关注的,是雷某从被“抓嫖”到死亡发生了什么,这对判断雷某因何而死,执法是否适当非常关键。而办案警方随后发布的公告和回应,花费很多笔墨来证明雷某涉嫌嫖娼,似乎还要证明他很熟悉那种场所。这样的信息发布,并无法回应关键疑问,反而跟着一些人的猜测跑,把事情引向揭人隐私、道德审判的方向。
热点事件的权威信息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更不能落在舆情的对面。办案警方的回应和信息发布,显然没有达到明辨是非、一发定调的效果。再加上于执法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瑕疵,现场记录缺失,反而招来更多质疑。
权威发布遭遇“老不信”,除了发布时机和发布技巧的问题,更关键的原因可能是,信息发布者本身就不够权威。在雷某死亡这一事件中,办案警方已经成了当事一方,如果出警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很难保证他们发布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这种情况下,应由法定的执法监督机关或更高级别的部门介入,才能发布更权威的信息。
目前,检察机关已经介入雷某事件调查,当地警方已经不适宜公开发布与案情相关或不相关的信息。雷某的死因,需要通过法医鉴定、检察机关的调查来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和舆论应该有耐心,给真相一些时间;但前提是,这应该是经得起检验和追问的真相。
所有跟帖:
• 好!好!好!国家宣传机关终于发出了正义而理性的声音 -月潜- ♂ (0 bytes) () 05/12/2016
[原创]抓捕雷洋的三名便衣究竟是谁?
http://m.kdnet.net/topic-11629522.html
firsteyes
2016.05.12 16:12 发表在 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