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其灵感来自于葛洪的《肘后方》,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了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被认为是抗疟史上的一次突破。
而近期,我国爆发了疫苗事件,引起全民的关注和讨论,其实,贫道告诉你,世界上最先发明疫苗理念的是道士,还是那个名字——葛洪。
同时,全世界接种疫苗的方法都是从中国学习的,俄罗斯、欧洲、日本,都是中国的学生。
天花是一种历史上最可怕的一种瘟疫,世界上对天花最早的记录见于中国史书,就是由道教的祖师葛洪。
天花是由东晋时期匈奴人的俘虏传入中国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
同时,《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狂犬病,并提出了治疗方式:被狗咬了后,杀死它,取疯狗的脑子敷在伤口上,可以预防狂犬病的发作。
虽然看起来可笑,却是当时最先进的方法,同时,也是中医免疫的萌芽,疫苗理念来源于中医,这也直接促使中国首先发明人痘接种术。
宋代的时候,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
《痘科金镜赋集解》:“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
乾隆时期医家张琰《种痘新书》:“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以上说法众说纷纭,但是可以看出,最迟到明代,中国已经将人痘接种术系统化,到了17世纪,我们就在接种疫苗了。
关于疫苗的学习,首先是1688年,俄罗斯人到中国学习,是最早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种人痘的国家。
然后,由俄罗斯传报到土耳其和北欧,随后传播到欧洲各国、印度、突尼斯。
公元1744年种痘法传到日本。公元1796年,英国人贞纳(E.Jenner)受我国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这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之后的疫苗发展和深化,其实就是中医思路,疫苗是中医在现代医学上的贡献。
对于我们关心的疫苗问题,25日晚,世界卫生组织第三次回应中国疫苗事件。世卫组织称,该组织的专家正在全力以赴对中国公众关于疫苗的问题进行回答。
世卫组织建议,若接种了过期疫苗或不当储存疫苗,应当重新接种。然而,如果儿童已经过了该疾病的风险年龄,就不用重新接种,也不用检测。
其实,疫苗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其他国家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出现问题暴露问题后,积极处理和预防,疫苗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哪里出现问题就从哪里解决。
如果因为此时排斥国产疫苗,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外国疫苗,只因为恐慌就放弃物美价廉的国产疫苗,而转向价格高昂的外国疫苗,实在是给人一种人傻、钱多、速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