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是人太多书也太多

来源: 东坡学士 2016-03-22 09:23: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209 bytes)
中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是人太多书也太多
 
所谓不爱读书是说的不爱读新书,不是说古典名著。古典名著读没读大家也不知道,也无从统计。因为象古代四大名著这种书网上都可以免费下载。
 
而大家不喜欢读新书,我的看法,是新书太多了,作家太多了造成的。
 
比如说一个小国,韩国吧,假设人口中有十万分之一的人是作家,那四千万人口就有四百个作家,这四百个韩国作家每年出四百本书,则一个月会有四十本新书出来。假设一个读者每月逛一次书店,看到有四十本新书,拿第一本看看,不好看,第二本,还不好看,最后挑了四本书还算好看的,其它的对他而言是垃圾书,因此把四本书买回家看,一个月看四本书算不错的了,如果买了八本呢?则五分之四的书是垃圾书。
 
而假设中国作家也是这个比例,十三亿人中有一万三千个作家,每年有一万三千本书出来,则每月也有一千多本新书。一个读者还是每月逛一次书店,看到一千多本新书,打开第一本,不好看,第二本,不好看,你把一千多本书翻一遍找到最好看的?那时间呢?时间就没有啦。
 
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万三千个作家,因为,你想出名,人家也想,大家都卧薪尝胆沤心沥血地写,这和职称都有关系啊,因此可能每个月会有几万本新书,这读者更加检查不过来了,没有时间了。
 
这和我年青的时候不一样。我年青的时候,去逛书店,看了几十本书,挑出五本好看的,但是看看自己的口袋里,只够买二本,因此咬咬牙只买了两本书,回去左看右看,认真看,觉得很好,别人借去看,还记着要别人还回来。因为那个时候出版书是要严格审查的,这审查的结果,就是只有很少的书出来,但是确实质量还挺不错。比如说当时有一本书叫《艳阳天》,作者是浩然,据说毛泽东看了以后喜欢,说这反映了农村的阶级斗争。于是我也买了一本看,确实也觉得好看,喜欢看,因为这里面也是啥都有啊,有谈恋爱的,谈恋爱有亲嘴的,也有阶级敌人用寡妇勾引党支总书记的,也有阶级敌人乱搞男女关系的,还有把党支部书记的小孩给杀了的。我看小说也就看个故事。
 
其时年青的时候看电视也是这样啊,听说最近有一部新的电视剧出来了,那就一到时间就要去看。但是现在呢,一打开网站,同时有几万部电视剧供你选择,那就傻眼了,干脆就不看了,因为看一部是烂片再看一部又是烂片,看来看去,都是烂片,于是不看。
 
书店也是一样,一进书店,一大片望不到边的垃圾书,就象来到了垃圾场,打开一本不好看再打开一本又不好看,一气之下不看书了。
 
任何一个作品,在我看来有一个标准,就是,如果外国人喜欢看的,那才算好看。而外国人写的好看的书,中国人看,也会喜欢的。
 
那么就历史沿革来说,美国发生的故事,虽然中国的读者很陌生,但是,却是喜欢看的。比如美国西部枪手片,那本来是美国的一个法制荡然无存的时代,应当是属于黑暗的时代,但是里面的故事,那枪手把枪抡得象风车一样的转,快速一出手,就把人家给打死了,这事情比较有趣。所以中国读者爱看。中国的香港,里面的黑社会打来打去,那挺有趣,也可以看一看。民国时期,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但是各路人马,日本鬼子,国民党军统,黑社会,共产党,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这才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只不过平均每个人活的时间短了点。
 
美国故事片里许多大反派,不是买卖军火,就是贩卖毒品,要动不动手下就有好几百号人,有许多武器,然后有枪战,这就有趣。香港的也是。
 
偏中国这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就算你胡编乱造出一个故事,什么知识分子受迫害,那有啥好看的?就说前苏联受迫害的故事,都是不好看的,缺少故事性。这不象抗日片中,那还有一些看点。因为日本鬼子国民党迫害人比较直接,把人绑在一个椅子上,严刑拷打,那个人就不成人样了,这一点观众可能觉得有趣。反正人性是邪恶的。所以中国社会不大可能出什么象样的故事。你一描写过去,那不是知识分子受迫害,就是一群人要饿死,那有什么可看的?故事不精彩。要么描写现在?就是什么城管欺负人,其实也很无聊。不象英国去年出了一个特工学院,一个阴谋家试图毁灭全人类,把全人类的首相之类的大人物都给收买了,还在脖子里动手术植入了一个炸弹,后来特工用一种办法把那些炸弹都引爆了,结果一个一个人头接着爆炸,那才有趣,比什么知识分子受迫害之类的故事有趣多啦。
 
你不信你把你呕心沥血写的受迫害故事拿给一个叙利亚人看,他也不喜欢看的,你拿给南斯拉夫人看?他也不喜欢的,美国人也不一定喜欢看知识分子受迫害的故事。总之中国社会出不了什么象样的故事,和创作自由不自由无关,就是这些故事都很乏味,没有读者没有观众。
国外的和演组织对于国内敢于大骂共产党的作家是有奖励的,你只要敢写,他们就给你什么杰出华人作家奖之类,反正你的书卖得好不好,你有奖金就行,这样养活了一大批的反共作家,也导致国内有许多写手就是冲着这个去的,但是那个作品,其实是不好看的,故事不精彩。外国人也不喜欢看,成不了世界名著。当然写得好的如莫言,也可以在外国卖几本。莫言是人民解放军培训出来的人。人民解放军培训人才世界一流,哈佛大学培训不出来的人,人民解放军可以。所以如果把人民解放军当成一个大学校加入到世界排名,那它将排名第一。
 
其实屠呦呦搞的是军工项目,其实也是军队系统,也算人民解放军培训出来的人。我是不是人才我不知道,但是我也是当过兵的人。
 
但是教育部的人心里想着“我偏不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发现人才培训人才的办法我气死你!”那大家也没有办法。

所有跟帖: 

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的普遍现象,面对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对问题深入研究的越来越少。 -糊里糊涂2020- 给 糊里糊涂202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2/2016 postreply 12:22:29

因为读书不赚钱。读书太花时间。该读的书应该在20岁前尽量读完。 -boxhead- 给 boxhead 发送悄悄话 boxhea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3/2016 postreply 06:12: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