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的人征服世界,柔弱的人靠近神。

强势的人征服世界,柔弱的人靠近神 

 2016-03-12 小池聊养鹤 好好虚度时光
点击"好好虚度时光",做无用之事,度有涯之年▲
 
画着精致的妆容
拎着名牌包包
到第五大道和朋友晒太阳喝咖啡
但如果不是发乎于心
这样的日子
也终有过够的时候 
 

△ Zizi,在英国生活近20年后,回国创立小而美的慈善项目,资助城市贫困家庭孩子的美术教育,每周至少一次教孩子们画画,至今已有六千多贫困儿童因此受益。

 

上海乍暖还寒,一个周末的午后,在东平路17号的“VALE SWAP SHOP”慈善店见到Zizi时,她比我想象中更质朴。
 
两年前,在某杂志奉上人物颁奖礼上,Zizi穿着三宅一生的礼服,站在明亮的花墙前。作为知名的慈善事业活动家,她是那一年的“风尚人物”得主,看起来自信满满,光鲜照人。
 
但眼前的Zizi,海藻般茂密披散的长发,戴黑框圆形眼镜,穿民族风筒裙和运动鞋,拎着硕大沉重的宜家编织袋却轻若无物。初春的上海,室内阴冷,她赤裸着小腿已经等了我一个多小时。她说:“不冷”。
 
看上去,这是一个有着茁壮生命力的倔强女子。她不摆任何姿态,也从不故作矜持。她保持着一口纯正圆熟的北京话,也保持着北京大妞的心无城府、坦荡豁达。
 
 
喜欢艺术却学了机械
 
Zizi是70后,典型的北京姑娘。在她出生的年代,父母都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小喜欢艺术的她并不太钟情于理科,当时是被迫。父亲对她说:“你学完机械,我不管你以后做什么,但是你必须去机械。”遵从父母的意愿,Zizi在英国读了现代制造系统与工程的硕士。
 
毕业之后,她先是进了工厂,从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口专业的工作,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热爱。1998年,Zizi在英国VALE画廊设置了“慈善角”,所有的艺术周边产品的营业额全部捐赠给当地的儿童慈善项目。多年来,她和画廊艺术总监Graham Brown及签约画家们探讨油画,耳濡目染建立了对画画的心得,开始动笔画画,质朴聪慧,自成一派。
 
与此同时,她也逐步建立了对英国艺术市场的观察:在英国,逛画廊和中国姑娘逛商场没有什么区别。画廊签约了很多英格兰西北的年轻画家,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人,还有家庭主妇。他们以创作为荣,不投机取巧、不走捷径,不管卖多少钱都心生喜悦。
 
Zizi在那时确立了对待人生和艺术的基本态度:听从内心,用自己认为最美好的方式去细水长流地做事。
 

△ 患有唐氏综合症孩子所作的画。

 

30岁某天听到内心的声音
 
五年前,Zizi在英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十点去上班,四点半下班,下班回家换上慢跑的衣服沿着海边跑一圈正好一个小时,到家以后做饭吃完,晚上上上网就睡觉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脸上没有痘,身材很匀称。
 
三十岁那一年,有一天她跑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到五十岁依然这样生活,会不会很无趣?发自内心地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之后,Zizi有了答案。“我喜欢把一些很美的东西用一种更美的方式表达出来。”三十岁的她,渴望让能量得到更大的释放。于是她做出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叛逆”的决定:回中国发展事业。
 
 
做对孩子心灵有帮助的慈善小事
 
 2011年,离开生活了近20年的英国回到中国工作,Zizi发现:许多人都在忙碌着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忙碌的事情,而许多需要有人做的事却没有人做。国际公益组织儿童乐益会的何超小姐是Zizi的挚友,在她的鼓励下,Zizi开始接触上海几家公益慈善机构,在这些机构里利用业余时间教授油画课程。
 
经过半年的磨合后,Zizi开始关注这样一个族群:城市边缘低收入家庭子女。他们的课外活动,被缩减到了负数,他们的生活被挤压成了干瘪的日子,而他们又是最被忽视的一个弱势群体族群。许多人质疑他们的存在,而他们也不愿意在学校举起手来,说出自己的窘迫。
 
2011年,Zizi以其上海工作室VALEArt-V空间的名义发起了 “带着颜料来看展”慈善项目,支持资助京沪两地打工子弟美术课程,组织志愿者教孩子们画画,减少贫困带给他们的自卑感和自信心缺失。
 
 
2012年年底,第一届“带着颜料来看展”展览在上海思南公馆举办,收获了很多赞誉,却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在微博上说:“你为什么给他们买笔买纸,他们那么贫困怎么不给他们买个微波炉?”
 
她不卑不亢地回答:“我认为艺术是不可或缺的,一定会有其他的好心人在微波炉这件事情上帮助他们。
 
 
在Zizi的心里,这样一群在城市中的贫困孩子其实有着极其细腻敏感的内心。一次在街道给特贫户的孩子上课,有个小男孩因为小小的摩擦与同学打架,尽管打断了课堂进程,但Zizi并未呵斥,而是让他坐下来和大家一起画画。
 
那幅画画得挺好的,他在课堂上也很活跃。我想孩子怎么成长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教他,如果当时我们让他站壁角或不让他参加这个活动,效果一定是两样的。我很开心我让他得到了快乐。”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绘画空间,2013年,Zizi在上海东平路17号开设了VALE-SWAPSHOP二手慈善交易商店,通过交流闲置来变废为宝,现金收益都用于“带着颜料来看展”慈善项目,捐赠物品则转赠特殊儿童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
 
 
Zizi的慈善店分内外两间,外间是社会捐赠的物品的陈列,可谓花样缤纷、包罗万象。大溪地的银色蜥蜴镇纸、限量版的Prada手袋、鲁本斯油画展的原版帆布袋、镶嵌着麦穗的大只蜡烛、环绕着小鸟的铁艺烛台……一不小心,像是走进了欧洲某个古镇的隐匿小店。
 
 
在慈善店的内间,则是孩子们的画作:色彩饱和得似乎要溢出来的郁金香、带着天真笑容仰起脸的向日葵、在蓝天中飞翔的稚拙小鸟……我问Zizi,这些画卖吗?她淡淡地说,这里更多的是供孩子们自由想象、绘画的空间,并没有想过做商业用途。
 
 
其实,Zizi曾经是非常优秀的商业运营者。她曾在英国创业,成立别致新颖的婚纱店,店内顾客盈门,销量爆红。她亦曾力主某意大利奢侈品牌进驻连卡佛……在业内,这都是令人艳羡和钦佩的案例。 但提起这些,Zizi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她说:“已经过了那种,画着精致的妆容、拎着名牌包包,到第五大道和朋友晒太阳喝咖啡的年纪了。
 
 
焦虑紧张沮丧时,就静静喝杯茶
 
比起外在的浮华,现在的Zizi更在意从真实的世界中感受细微的幸福。在英国,她学会的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是“喝茶”:无论内心多么焦虑、紧张,只要有一把瓷质精良的英式红茶壶、一小杯牛奶、配上孩子们亲手绘制的艺术杯垫……看着窗外的蓝天静静独处、和家养的波斯猫亲昵一会儿,就可以让内心恢复敏感、温暖和柔软。
 
 
或许正是因为对商业上的“不热衷”、“不积极”,三年来,Zizi的慈善店经营状况并不乐观。看热闹的人多,真正买东西的人很少。从开店的第一天,VALE-SWAPSHOP就一直在亏损。Zizi也曾有过关店的念头,但,“想到那么多好心人士的支持以及对慈善店的不舍,还是坚持了下来。”
 

△ Zizi给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们上美术课。

 

在欧洲,慈善像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二手慈善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也受到欧洲市民的欢迎。
 
但是在中国,做慈善并没有成为被普遍认可的生活方式。对Zizi来说,做慈善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并不渴望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也不想做一个“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道德模范。对她来说,能够帮助孩子们、传递给他们爱与美的价值,便是最大的快乐。
 
 
柔弱的人靠近神
 
世界上有很多咄咄逼人、精明强干的强者。和他们比起来,Zzi显得似乎有点“弱势”,有点“很傻很天真”。
 
谁都知道她在做一件难有收益的、不够主流的事情,可她依然在坚持,依然在默默耕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通透。
 
28岁的时候特别困惑,因为当时工作、学习都没进展。别人总说三十而立,感觉快三十了很着急。当时有个30岁的哥哥,他对我说,到了三十岁,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果然我到了三十岁那年,就什么都来了,有很多的机会。” 
 
30多岁的时候也很痛苦,不能平衡身边的资源。快40岁了,我突然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儿。”早年,她因为别人赞赏自己的名牌包、名牌车而深感得意。而如今,她觉得“那些都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Zizi常常讲起一个触动她心灵的细节:“2013年有一段时间,我深陷于情绪上很大的困扰。有一天我去给小朋友们发蜡笔,他们过来领过之后,说‘谢谢阿姨’;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领完蜡笔之后低着头说‘谢谢阿姨’,然后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突然说:‘啊,是姐姐,谢谢姐姐!’这一瞬间我觉得整个心情都变好了。”
 
爱和美的流动,或许就是Zizi在慈善事业中坚持的意义。愿世间,像Zizi这样的“痴人”多一些,再多一些。因为,“强势的人征服全世界,柔弱的人靠近神。”
 
△ 孩子们的画。
 
本期作者:小池聊养鹤。时尚专栏作家,曾担任《时尚芭莎》封面作者。目前在《 大视野 OPENPAGE》杂志撰写艺术评论专栏。
 
"幸福的花朵"慈善杯垫
限量25套
 
陶瓷杯垫,每套六片,240元/套。杯垫上图画均选自第四届"带着颜料来看展"幸福的花朵主题展上,贫困家庭儿童的绘画作品。
 
“带着颜料来看展”是Zizi主持的关爱城市贫困儿童美学教育的慈善项目。每周至少为贫困家庭子女上一次绘画课,目前已有六千余名同学在此项目中受益。第四届“带着颜料来看展”慈善画展于2015年12月12日落幕。
 

本次商品销售所得,将继续用于支持贫困儿童的美术教育。

 

以下是6幅小朋友的画作:

 
△ 是胖子吗?
 
 是仙子吗?
 
△ 是蝴蝶吗?
 
△ 是青蛙吗?
 
△ 是红花吗?
 
△ 是菊花吗?
 
长按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购买页面。本次商品销售所得,将继续用于支持贫困儿童的美术教育。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页面,支持公益活动
阅读原文
阅读 9659
74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26 
    羡慕这些可以遵从自己内心的人们。小兔生日快乐 

    5小时前 

  •   25 
    想加入Zizi的事业  做一份令他人心暖更令自己暖心的工作 

    4小时前 

  •   25 
    这个姑娘的笑容带着太阳般的温暖。灵魂有香息的女子就像墙角的茉莉,有风也香无风也香。 

    5小时前 

  •   19 
    身心柔软,是一种慈悲。 

    5小时前 

  •   15 
    小朋友有着属于他们自己多彩的天地。 

    5小时前 

  •   12 
    色彩运用的真不错 

    4小时前 

  •  
    这些画儿都很美啊 

    3小时前 

  •  
    其实很多时候内心的富足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强大,尤其是这些孩子们,爱好或者说特长能让他们更加自信,这样的精神食粮比起微波炉会更加长久,慈善是大爱,敬礼! 

    1小时前 

  •  
    好想加入!!艺术教育不可缺失!! 

    53分钟前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所有跟帖: 

越丰富的人越谦卑 -Santaiyang- 给 Santaiy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6 postreply 08:14:39

這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加油。 -NJM- 给 NJ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18:36: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