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秦腔

温柔的秦腔 
2014.7.10
 
   记得从小在家里我就喜欢和父亲开陕西人的玩笑,戏笑秦腔的土气和粗犷,很流行的一句笑话: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每当我念起这句,父亲总是憨厚的一笑,有时候还要故意吼出两句“薛仁贵”,给我增添些气氛。 后来到了西安读书,我终于看见了祖籍故土。 回到乡下老家,坐在奶奶的炕头上,老人家浓厚的长安乡音念叨着:“额娃回来咧! ” 一遍又一遍, 忽然觉得秦腔真是那么亲切好听。 
 
   我的祖居在长安古城西南四十里外的一个乡村,正好处于细柳和秦镇中间, 这两处都是闻名华夏的地方: 一处是秦始皇命名天下第一美食凉皮的风水宝地,另一处曾是汉武帝屯兵的御营。 美丽的沣河从村北边流过, 河岸上杨柳成林, 湾处有一片片芦苇,鸟儿在芦苇丛中欢唱。 河水清澈见底,白细的河沙铺满了河床。 每逢节日放假,我都要回到这美丽的乡村,享受田园生活的畅快。 秋日的清晨里,踏着遍地野菊花走向沣河,放眼远眺,终南山隐约可见。 在寂静的沣河边任思绪飞扬, 望着微风吹动芦苇,远处河水中闪烁流动着恍惚的光影, 这时,一缕旷古悠远的秦风从天边飘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于是我就完全的沉醉了,沉醉在不远处田里劳作说笑的乡亲们悠扬的秦腔里。
 
   秦皇汉武的刚烈勇武,使人们疏陌了秦人的温柔含蓄,黄土高原的粗犷荒凉遮掩了秦人的柔情。 对此,坦然的老陕却只淡淡的一笑,两千五百年来从不辩白,任“在水一方”唱遍了海峡两岸大江南北,却鲜有人知道它其实是秦腔“吼”出的“蒹葭苍苍!”  秦人这憨厚的豁达温柔,直到父亲最后的时刻,我才真正领悟: 老人躺在病塌上,轻微断续的对我说:“我再教你一个字吧,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张大口,言字往里走。 你扭扭,我扭扭,你长长,我长长,中间夹个马大王......”, 温柔的秦腔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