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陈先生的分析是有实证为基础的,但是,问题看得淮,不等于建议就可行...

陈先生的分析是有实证为基础的,但是,问题看得淮,不等于建议就可行。 "财团经济" 很适合日本、韩国、新加波这样的岛国。这个模式是通过政府支持的 债券市场,集中了国民的资金,然后以低廉的格价输送给指定的几个财团企业。随 着持续的与海量的廉价资金的注入,这些财团企业就必须不断地扩张。但是,伴随 着每一趟的扩张,其收益的增幅必然递减,而成本也必递增。 在正常的市场之下,这样企业会不再扩张,甚至会适度收缩。好让企业的营运成本、 所面对的市场饱和度、与及资金的成本达至一个有效率的态势。而这个态势是否有 效率,也是有事实为依据的,是可以检验的。检验的重点就在企业对产品的成败风 险(risk) 与及时间风险(uncertainty) 的处理能力上。 但是,岛国的 "财团经济"下的大型财团企业,有着两个主要原因,往往迫使它们无 法适度收缩。 第一个原因就是 陈先生 另一个建议 - 精细制造 - 这产业背景所造成的。其实精 细制造的含意,指的是务服于这些巨型财团企业的众多供应商所实行的生产方式。 除了廉价的海量资金,岛国的大型财团企业还需要众多供应商的"忠诚"才能成功。 而所谓的"忠诚",一是指其供应商只对一个巨型财团企业服务,二是指其生产配套 的型式只能是大型财团企业指定的。当巨型财团企业扩张,产业就会越趋精细制造, 也迫使更多的供应商依从巨型财团企业越深。一旦这些大型财团企业要收缩,整个 供应商的系统就会崩塌。简而言之一个大型财团企业就决定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生死。 第二个原因迫使 "财团经济"下的大型财团企业无法适度收缩的是政治。这种岛国经 济系统必然导致一个政党与大型财团企业联手垄断资金、劳动力、与消费型态。其 实这样的社会跟计划经济没太大不同。区别仅仅是,计划经济最终是由一个政府垄 断所有资源与市场,而岛国的 "财团经济"最终是由一个政党 + 几个寡头垄断而矣。 这样深度的政治干扰,不可能产生有效率的企业,也不可能产生产业的多样性,更 不可能产生长期稳定的与有效抗击 risk 与 uncertainty 的社会经济型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