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的第一个工作室设计程控交换机,一起设计机架的“老”工程师有来自国内的有来自香港的,香港的工程师提出机架的精度,大陆的工程师说是不可能的。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型材,精度很高,用进口的螺丝拧上,达到了香港工程师说的精度,换上国产的螺丝,误差马上超标了。当时国产的螺丝按斤卖,进口的按颗卖。算起来每一颗价格,进口是国产的几十倍。
但是,几年后,深圳、杭州能加工高精度的机架的厂家无数。
一开始,万门程控的硬件、软件也是高不可及的,看看贝尔、AT&T、北电,用的是什么设计工具?但是10来年国产的程控交换机也逐步抢占了市场,国外的厂家一个个倒闭。每往前走一步,总还是有人说,虽然什么什么做成来了,但是什么什么还得用进口的。用户电路、交换芯片、CPU、工具软件、管理软件。但是能影响到大价钱的东西,逐步都国产化了。现在还有不是国产化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没有都国产化,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长处上,别人的好用成本合算就拿过来就用呗。
就算国内不能生产圆珠笔珠子,但是圆珠笔贵吗?世界已经是互通的,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东西,中国也离不开外国的东西。除了军事限制出口的产品,都可以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