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次亮相林肯中心

来源: 东坡学士 2015-07-15 18:07: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871 bytes)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次亮相林肯中心

  

  

  “Bravo!”“Bravo!”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与“娘子军”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相呼应,震撼了被誉为“世界之都”纽约的著名文化艺术地标之一——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近半个小时内,数次幕起幕落,感动着观众,也感动着艺术家们。额角还淌着汗水的演员们一遍遍真诚的行礼致意,台上台下都沉浸在眼泛晶莹泪花的感动中。

  当最后一次大幕落下,侧幕内,剧院的美国舞美工作人员向来自中国的同行竖起了大拇指,大家欢呼雀跃,彼此相拥庆祝。演出前连夜抢台的辛苦付出,不到十二个小时装台的紧张疲惫,都随着一个个拥抱化为了动情的喜悦。

  这一幕幕激情澎湃、热泪盈眶的场景,发生在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在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首演谢幕之时。中国芭蕾享誉海内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彻底征服了口味挑剔、见多识广的纽约观众。

  美国东部时间7月11日晚20:00,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拉开了首演的帷幕。委婉凄美的《牡丹亭》呈现的是富有东方古典韵味的内涵,激情四溢的《红色娘子军》则展现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气魄。中国芭蕾在一周的时间内,以两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感动了“世界之都”纽约的观众,也吸引了全世界对中国人文情怀的关切目光。

  热情的观众从美国各地涌向纽约,甚至不乏从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等地专程前来观看表演的痴迷粉丝。大卫·寇克剧院内五层观众席、2800多个座位,每一个位置上都是一双热切期盼的目光。

  当《红色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华人观众们伴随着中芭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放声高歌。而碍于语言不通的美国当地观众则以激情的有节奏的掌声随着歌声附和着。舞台上、乐池内、观众席里,大家都沉浸在彼此心映相通的感动中。

  此次演出中还特邀了纽约当地最为著名的华人合唱团——“姚大叔”合唱团倾力伴唱。合唱团40人来自美国的教师、医生、律师等各行各业,他们都是业余歌手,但凭着一颗热诚的赤子之心,在团长、歌剧表演艺术家王佩屏和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姚学言的率领下,倾情加盟了中芭《红色娘子军》在纽约的演出。他们一遍遍地排练,忘我的投入。情到深处,哽咽了喉咙、湿润了眼眶,满含的是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无限敬意。

  中场休息和演出结束时,冯英团长都被热情而激动的观众团团围住。大家畅谈感想、给予称赞、询问日程……甚至有狂热的粉丝提出要为演职员们做向导、做义工。一位已经退休的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大学教授诚恳地表示自已被中芭的表演深深的打动了、震撼了,并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了多年的中芭演出节目单请冯英团长签字留念。

  真诚的表演是可以打动人心的,更是可以心贴心的交流的。中芭首席主演张剑饰演的“琼花”情感细腻深刻,表演炉火纯青。主要演员周兆晖饰演的“洪常青”身姿矫健,英勇无畏,尽显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年轻演员鲁頔扮演的“连长”技艺与气质都逐渐成熟。中芭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向纽约观众传递出的是真诚、是暖、是爱。

  当“娘子军”轰动“世界之都”,中芭把中国文化艺术带向了美国人民,也给世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这个7月,纽约刮起的这一股强劲的“中芭风”还在继续。

  

 

所有跟帖: 

是文革版吧? -无德- 给 无德 发送悄悄话 无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5/2015 postreply 18:43: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