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乃知也”。

来源: 2015-03-15 14:41:1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不评论大悲寺,也不评论宗教的商业化问题,只就文中一个最基本的佛教观点说几句,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楼主文中所断论的“佛教教义很混沌”,这个写法在英文里叫做“statement”。那么关于这个断论,稍微受过科学教育的都知道应当至少要套用一下八股文风,写成opinion,比如“我个人认为,佛教教义很混沌”。当然,我相信作者的意思本来就是作者个人认为是如何如何的,所以我也就在此随便写写,谈谈我的看法,请作者多包涵。


打个比方,人类上千年收集起来的各大行星的运行轨道数据表面看起来就很混沌,再和苹果落地的数据混在一起,当然就更混沌。牛顿之前,如果有人说地球上的苹果与天上的星星遵循的是同样的定律,不被很多聪明人说成神经病就很难得了。


那么,从我个人所知的佛学知识来看,佛教的教义从人天善法到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各法,五十三个阶第,次第井然,步步向上,皆可实证,而实证的方法多种多样,所以这才有“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说。而贯穿人天善法、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各法的,是因果律。

懂得科学思维的,就比较容易理解因果,比如有质量是因,产生引力是果。而数学公式和物理模型的目的,都是要表达因果,或至少是表面上的因果。

宇宙的森罗万象和众生的多态,也都是由因果律来支配的。

那么因果律又是从何而来?又怎样利用因果律?这是佛教要重点阐述的一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