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觉得谈话有多么针锋相对,原因是柴的采访有预设立场。

来源: Read0nly 2015-03-08 18:51: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42 bytes)
记者的采访有预设立场很正常,其实科研也是一样,多有预设结论,然后为这个预设结论去找证据。
在柴的预设立场里是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IPCC的科研结论和排放配额分配划了等号,当作一个科学结论来处理。其实两者有本质不同,前者是科研,允许有错误,后者是国际政治,是国家间的利益分配。

在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同环球气温升高的关系上,丁的基本观点没错,即两者的同步增高并不能确认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这一现象放在地质时期看,还可能有非人类可控因素的效应。因为项目原因,几年前看过当时IPCC的报告,也花时间详细研读过相关的科研文献,应该说过去一百多年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同环球气温升高的嫌疑最大。从环球气温升高导致的潜在经济后果看,减排二氧化碳是人类明智的举措。但丁贬低计算机模型的结果有失偏颇,不是科研大家的风范,这也可能是让柴在对话中不解的原因。

在排放配额分配上丁的观点没错,发达国家人均配额是非发达国家人均的4倍。接受这种配额是在给自己带紧箍咒。丁最后提到的策略很不错,人均只要求发达国家人均的80%,让对方没话讲。

另外,二氧化碳排放和PM2.5不同。前者时刻存在,丁的观点是在为国人的发展争取空间。后者关系到国人的健康,分分秒秒影响每一个人。对柴一个文科出身的记者不能苛求,同丁的对话和对PM2.5的科普要分开看。穹顶之下引用的数据会有错误,建议的解决方案未必可行,能让从个人到政府重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