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脱离的科学家的基本准则,他应该是撇开政治只谈科学。但他偏离了这点,处处以政治为基础为目标。如果他不是代表科学界而是代表国家,这个很能理解。
柴是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尽管她的专业性不够强,但绝不妨碍她犀利的新闻职业观点,面对丁咄咄逼人的进攻毫不退让,表现出一个职业新闻记者应有的品格!
很多人说丁完胜柴,我不这样认为!
本来采访话题是污染减排,但丁巧妙地将话题转到对自己有利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陷阱中。这意思你们已经发展了,我还没有,我要发展可以不顾未来。作为科学家这有点蛮横不讲理的味道。如果丁是个政客,这点可以理解,但他偏又打着个科学家的招牌。
柴静不说了,表里如一,表现出一个优秀记者的风格和品德!
五年过去了,柴静还是那样的观点!很想知道丁现在如何看待那时的争辩。
还有他说中国的情况不会越来越坏,但事实呢,咱北京咱中国的污染和空气真象他说那样没有变坏吗?!
这场激烈的争辩,五年时间已经证明柴静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