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柴静《穹顶之下》幕后团队BOSS...ZT

来源: 小宁波♂ 2015-03-02 15:05: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685 bytes)






仔细看看《穹顶之下》片尾的字幕,里面每个人都是隐藏的Boss,而在小娱看来,主要是分成三个部分(同时笔者也采访了两位参与人员):
 


 

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都知道的《看见》的原团队


 

以主编范铭、制片人李伦、编导郝俊英以及摄像团队为主。按名单分析,应该主要以拍摄、文案为主,是幕后主力。
 


 

2.然后是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其中许岑、东东枪、欧阳念念都是锤子的员工。有人说“演讲的场位是罗永浩指导的”,然后许岑、欧阳念念都是负责 keynote 制作,看样子整个TED式的互联网风格的发布会都是由罗永浩团队决定。


 

3.大V记者、调查记者等外脑


 

史航、土摩托、丁文山、汪韬、袁凌、黄章晋、杨潇等人,都是微博公知届或调查记者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


 


数到这里,估计不加V就会又急吼吼的称柴静是“客厅派对主人”了,肯定也会有人称柴静是当代林徽因,到底是正常的客厅聚会,还是暧昧昏黄的舞会?或许如何评价柴静的这次人员聚集,也会折射不同的人心。


 

当笔者采访某位参与了此事的“客厅客人”时,他非常精到的点评一句:“林徽因只是个沙龙主持人的角色,柴静却每次都在吸收众家所长,最终推出了让每个人都吓一跳的作品。”


 


 


 

下面,娱乐资本论也分析下这篇作品的21个演讲技巧,以及她幕后的数十人的团队构成。
 


 

一.范铭团队有哪些人?范铭是谁?


 


 

随便找期之前的《看见》对比下名单,就能知道此次《穹顶之下》集中了大量的原《看见》团队的成员。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范铭,据她自我介绍中透漏,她是无锡人,这个可爱的天蝎座女孩1998年入读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2002年9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任《新闻调查》、《面对面》编导,CCTV-1《看见》主编。


 

在CCTV的工作中,范铭和郝俊英、柴静等三人在合作中成为铁磁闺蜜,因三人对新闻的执着被称为“三剑客”。


 

一位电视界的朋友说,2014年最遗憾的事应该是,老郝(郝俊英)、老范(范铭)、老柴(柴静)这三剑客离开了公众的视线”,@-Obscurity-写道:“看到(雾霾调查)编导是范铭,感觉柴静她们又回来了。”@洛之秋 说柴静只是前台,幕后是范铭这样的专业团队。@ 格桑小巫说“做过幕后以后就不容易产生偶像情结了,柴静的这个片子和她以往的作品一样,最厉害的是范铭。老百姓才崇拜独行侠,圈内人只钦佩好团队。”


 


 


 

李伦又是谁?是《看见》和《24小时》的原制片人。


 

柴静还曾经发过一篇和李伦相识的博文,里面详细记载了李伦是如何给予柴静施展拳脚的空间的:“我临时做了几天《24小时》的主播,跟邱启明搭档,他当天重感冒,咳嗽得不得了,有一会儿我实在觉得他够呛,就把他的稿子接过来,对观众说“让他歇一下,我来替他播”。我没有直播经验,不知道图和文是按照主持人坐的位置配好的,我这么一换,导播临时调换图都来不及,这要出点事,就算是播出事故了。李伦是制片人,第一责任人。但他不动声色,节目结束了还噙着点笑。第二天我想在直播中采访新闻当事人。通常为了避免直播的风险,主播只连线记者,但我职业惯性,觉得采访当事人是最接近新闻核心的办法。我倒是不假思索,风险都是李伦担着,可他鼓励我这么做。”


 

二.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罗永浩就不说了,点击原文,我们会附上了一篇《罗永浩跨界对话柴静:畅谈彪悍人生》的对谈,从中也能看出两人在风格上的不同和价值观上的某种一致。


 

至于备受好评的keynote风格,则是由锤子团队的许岑、欧阳念念负责。其中,许岑是早期罗永浩的伙伴之一,与罗老师在电影进修班相识,后加入老罗英语培训。著名的老罗培训在迷笛上放的广告片(mother fu×k那个),就是和他一起做的。锤子科技历来发布会的keynote制作,均由他负责,之前他还出了一个 keynote 教程,一个英语学习教程,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搜。欧阳念念则是锤子科技的设计师。


 

三.大V记者
 



 


 

下面就按片子名单排列了(最后那十几个我也不认识),不过光看这几十人名单,也可知柴静在圈内人脉之广泛。袁凌告诉娱乐资本论,其实他介入这次的事件比较晚,当时还是一月份他去柴静家里看了原版视频,“视频比现在长,片子在中后段延伸到了国家发展模式的探讨,但我觉得难以探讨清楚,觉得没必要在一部片子里操总理该操的心,而且这一部分看起来有点累。我就建议说还是得把能源政策和法制症结上这个主要的逻辑链弄清楚,最后再回归到个体经验上。”


 

从最后的视频成片,也确实可以看出柴静确实采纳了袁凌的意见。可以想见,柴静就是通过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渐进方式,一步步改造自己的视频作品,最终造就了这一次成功。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


 

李伦:原《看见》的制片人


 

汪韬:《南方周末》绿版记者,探究中国大气的第一记者。


 

袁凌:著名调查记者,曾发表过数十万字小说、诗歌,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


 

史航:编剧、策划,影评人。


 

东东枪:文字/创意工作者,网络红人


 

丁文山:湖南卫视频道声音形象代言人,和柴静相熟于湖南卫视时代。


 

郝俊英:《看见》“三剑客”之一,著名编导。


 

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记者

以及NASA

 

所有跟帖: 

你起先说叫停, qq上都在, 已经有1.5亿次点击 呵呵. 小弟接了一单新任务? -weston- 给 weston 发送悄悄话 west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7:00:37

下首页 ,阿古是不是多年不回国啦? -小宁波♂- 给 小宁波♂ 发送悄悄话 小宁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7:12:50

侬要我回去多吸点龌龊空气? -weston- 给 weston 发送悄悄话 west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21:39:31

阿古啊 阿拉聊聊美食才是正道 ^_^ -小宁波♂- 给 小宁波♂ 发送悄悄话 小宁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7:45: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