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红卫兵的忏悔:永不饶恕自己“弑母”

来源: 东方明月- 2015-02-28 16:02: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362 bytes)


   张红兵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希望母亲的墓地能被认定为文物。他同时向社会公开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1970年,张红兵的母亲在家发表了一番言论,让“根正苗红”的张红兵举报为“反革命”。两个月后母亲被枪决。

   张红兵说许多年来一直内心痛苦。从2011年9月起他向安徽固镇县相关部门申请,希望认定母亲的墓地为文物。不过没成功。他说公开那段经历,是希望人们讨论、批评,也记住那段历史的残酷。

   43年前,16岁的张红兵写了封检举信,与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了军代表的门缝。他检举的是自己的母亲方忠谋。

   根据当年的历史材料、后来的法院文件以及当地县志记载,1970年2月,方忠谋在家中发表了支持刘少奇、批评毛泽东的言论,她被自己的丈夫张月升和长子张红兵举报。

   张红兵的舅舅,今年66岁的方梅开8月5日回忆,父子俩与自己的姐姐起争执的那个晚上,他和张红兵的弟弟也在场。他说当时听到父子俩要去检举,很着急,还曾跑出去找人希望劝说。

   方梅开说,以为姐姐也就是判刑“蹲大牢”。但两个月后,方忠谋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并被枪决。

   十年后,1980年7月23日,安徽宿县地区中院作出了再审判决,认定原判决完全错误,“实属冤杀,应予昭雪”。

   母亲的案子平反了,不过张红兵“永远不会饶恕自己”。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赎罪”。

   2011年9月,他向安徽固镇县有关部门提出,希望将母亲方忠谋的墓地(遇难地)认定为文物。未成功。他又将有关部门告上法庭。今年3月底,他迎来二审终审判决,败诉。

   在张红兵打官司的过程中,去年8月,固镇县文广局曾对方忠谋墓地(遇难地)是否为不可移动文物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张红兵以特殊的方式向母亲公开忏悔。

   他说自己应该成为反面教材,希望历史的悲剧不被遗忘。

   怕父亲包庇,自己去检举

   新京报:事情过去几十年后,为什么会有公开那段经历的想法?

   张红兵:大约是2009年,我看到网上有人写鼓吹“文革”的文章。当时意识到,这是历史潮流的倒退。我个人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当时的真实状况。

   新京报:当年你父亲和你会一起检举你的母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吗?

   张红兵:我家其实和万千的普通家庭一样,是充满温情的。我记得父亲挨批斗时(编者注:其父张月升曾在固镇县任卫生科科长,“文革”之初便被“打倒”),母亲站到父亲身边,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替父亲遮挡拳头,保护父亲。批斗会结束后,母亲手挽着父亲走在公共场合。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那么亲密。

   新京报:但后来因为她说的话,你父亲和你就去举报?

   张红兵:放在现在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是个不一样的年代。我的父亲被划为“革命造反派”后,挨批斗,有人对他拳打脚踢。而我,为了表示自己与走资派父亲划清界限,贴了批斗他的大字报。

   当时,父亲和母亲并没有责怪我。贴大字报后,父亲反而把我当作大人来看待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思潮就是那样的。

   新京报:对于母亲的事,你一直说自己犯下“弑母”大罪。

   张红兵:事情发生在1970年2月13日,我们家人在一起辩论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母亲说,毛泽东不该搞个人崇拜,“我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

   我当时非常震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改变了,不是一个母亲了,而是阶级敌人。我立即投入对母亲的批判斗争。

   这时候父亲就表态说,从现在起我们坚决和你划清界限,你把你刚才放的毒全部都给我写出来。母亲写完一张纸,我父亲就拿着出了家门,说要去检举。

   新京报:父亲已经去了,为什么你又去?

   张红兵:我担心父亲可能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和母亲的感情,比如整个家庭要照顾。为表现自己的革命立场,我写了封检举信,和我的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军代表宿舍的门缝。

   新京报:后来发生了什么?

   张红兵:后来我回家,看见军代表和排长进来,对着我母亲就踹了一脚,她一下跪地上。然后大家像捆粽子一样,把她捆了起来。我现在都记得,母亲被捆时,肩关节发出喀喀作响的声音。

   “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

   新京报:举报母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后果?

   张红兵:想到了。父亲举报回来后,就问母亲:枪毙你不亏吧?你就要埋葬在固镇了。在我亲笔写的检举揭发材料的最后,我写着: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谋!枪毙方忠谋!

   我知道我和父亲这么做,意味着母亲会死亡。

   新京报:目睹母亲被抓走,有没有过后悔?

   张红兵:当时心里很乱。不过想得最多的,不是后悔,而是觉得家里出现了一场阶级斗争,我和父亲站稳了立场,我们的政治表现经得起考验。

   那时候大家都被裹挟在一种氛围里,想跑也跑不了。我人性中的善良、美好被彻底地、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

   新京报:你检举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周围人怎么看?

   张红兵:当时,在与父母关系较好的同事中,有个别叔叔曾私下里说过我:“你母亲在家里说的话,又没有在外面说,你和你父亲不应该这么做”。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是免不了的。但大家都不对这件事公开发表看法。

   后来,固镇县教育革命展览中,还有一块展板是《大义灭亲的中学生张红兵和反革命母亲坚决斗争的英勇事迹》。

   新京报:急于和母亲划清界限,会有自保的原因吗?

   张红兵:从表面上看,我所追求的并非私利,志向纯粹高远,而实质上自保的成分占了非常重的比重。甚至我也把它算作自己的一种政治表现。政治表现可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境遇。

   不过后来我和弟弟依然没有升高中的机会,不能当兵,不能进工厂,都下放到了农村。

   “梦里母亲从不和我说话”

   新京报:母亲这件事情,你觉得对你后来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影响?

   张红兵:有些影响最初就发生了,可我并没意识到是这件事情的缘故。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我曾陷入极度的恐惧和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越来越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比如我与父亲、弟弟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已经困难。我在心里揣摩着要说的每句话,考虑说出来是否正确。我想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他人接触,避免可能发生的恐惧。

   新京报:什么样的恐惧?

   张红兵:我联想到在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枪决的外祖父,联想到母亲受其父案件影响。我害怕自己在与人交往时,也会像母亲那样控制不住说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我何尝不也是因母亲的遭遇受到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伤痛还可能因为我,传递到女儿甚至孙辈。

   新京报:会梦到你母亲吗?

   张红兵:有很多次,在梦里我见过她,还像临刑前那样年轻。我跪在地上,紧紧拉着她的手,但又害怕她突然消失。我说:妈妈,不孝儿我给您下跪道歉了!但是她不回答我。在许多梦境里,她从来不和我说话,我相信,这是她对我的一种惩罚。

   新京报:流过眼泪?

   张红兵:许多年来,都有情不自禁流泪哽咽、失声痛哭甚至号啕大哭。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回了。有时是在白天,有时是在夜晚。

   更多的是我在小姨母、舅父的推动下,怀着沉重的负罪感,为母亲写平反的申诉材料而一人独处的时候。

   “我应该成为反面教材”

   新京报:别人谈到那段历史,你会不会敏感?

   张红兵:2001年,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也是律师,在法庭上,我们代理双方,激烈辩论。休庭后,他在楼梯口拦住我,高声跟人说我检举母亲的事情,说固镇县志里都提了,大家都去看。

   我非常愤怒。和他吵了起来,问他为什么揭发我的隐私。

   新京报:也就是,你以前并不愿别人知道?

   张红兵: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我是不愿意的。背后指指戳戳的人太多了,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新京报:你反思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红兵:其实母亲去世后,我就陷入痛苦。这几十年我从来没停止过反思。不过第一次形式上的反思应该是1979年。我看到官媒上公开报道张志新的事情。当时我和父亲就意识到,我们做错了。

   经过这几十年的社会底层生活,我也经历了磨难。整理家庭的各种遗物、档案,写材料。我在心里骂:张红兵啊张红兵,连畜生都不如。

   我想逃,却无处可逃。

   新京报:后来你和父亲会谈论母亲的事情吗?

   张红兵: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提起。在母亲去世后的很多年里,父亲表面很平静。直到他离休后,有一次我们回老家,他和我第一次谈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我们家出了这个事,他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是成年人。

   新京报:你公开这段经历后,周围人什么反应?

   张红兵: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理解,问我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也有人给我发邮件,说我该死了。好多网友骂我,说你还有脸活到现在,还不到母亲墓前寻死。

   新京报:你为了让母亲的墓地(遇难地)被认定为文物,打了几年的官司,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拒绝遗忘?

   张红兵:巴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他说,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他说最好建立一座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来说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希望为将来必定要建立的“文革”博物馆,提供一份资料。

   家母方忠谋冤案的历史资料,符合巴老所说条件。也应该把我对母亲的行为,作为展览内容之一。我是凶手之一,让人们看不起我、痛骂我吧。每个人都应该看到它。我应该成为他们的一个反面教材。

   □新京报记者朱柳笛安徽蚌埠报道
一名红卫兵的忏悔:永不饶恕自己“弑母”

   张红兵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希望母亲的墓地能被认定为文物。他同时向社会公开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1970年,张红兵的母亲在家发表了一番言论,让“根正苗红”的张红兵举报为“反革命”。两个月后母亲被枪决。

   张红兵说许多年来一直内心痛苦。从2011年9月起他向安徽固镇县相关部门申请,希望认定母亲的墓地为文物。不过没成功。他说公开那段经历,是希望人们讨论、批评,也记住那段历史的残酷。

   43年前,16岁的张红兵写了封检举信,与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了军代表的门缝。他检举的是自己的母亲方忠谋。

   根据当年的历史材料、后来的法院文件以及当地县志记载,1970年2月,方忠谋在家中发表了支持刘少奇、批评毛泽东的言论,她被自己的丈夫张月升和长子张红兵举报。

   张红兵的舅舅,今年66岁的方梅开8月5日回忆,父子俩与自己的姐姐起争执的那个晚上,他和张红兵的弟弟也在场。他说当时听到父子俩要去检举,很着急,还曾跑出去找人希望劝说。

   方梅开说,以为姐姐也就是判刑“蹲大牢”。但两个月后,方忠谋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并被枪决。

   十年后,1980年7月23日,安徽宿县地区中院作出了再审判决,认定原判决完全错误,“实属冤杀,应予昭雪”。

   母亲的案子平反了,不过张红兵“永远不会饶恕自己”。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赎罪”。

   2011年9月,他向安徽固镇县有关部门提出,希望将母亲方忠谋的墓地(遇难地)认定为文物。未成功。他又将有关部门告上法庭。今年3月底,他迎来二审终审判决,败诉。

   在张红兵打官司的过程中,去年8月,固镇县文广局曾对方忠谋墓地(遇难地)是否为不可移动文物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张红兵以特殊的方式向母亲公开忏悔。

   他说自己应该成为反面教材,希望历史的悲剧不被遗忘。

   怕父亲包庇,自己去检举

   新京报:事情过去几十年后,为什么会有公开那段经历的想法?

   张红兵:大约是2009年,我看到网上有人写鼓吹“文革”的文章。当时意识到,这是历史潮流的倒退。我个人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当时的真实状况。

   新京报:当年你父亲和你会一起检举你的母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吗?

   张红兵:我家其实和万千的普通家庭一样,是充满温情的。我记得父亲挨批斗时(编者注:其父张月升曾在固镇县任卫生科科长,“文革”之初便被“打倒”),母亲站到父亲身边,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替父亲遮挡拳头,保护父亲。批斗会结束后,母亲手挽着父亲走在公共场合。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那么亲密。

   新京报:但后来因为她说的话,你父亲和你就去举报?

   张红兵:放在现在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是个不一样的年代。我的父亲被划为“革命造反派”后,挨批斗,有人对他拳打脚踢。而我,为了表示自己与走资派父亲划清界限,贴了批斗他的大字报。

   当时,父亲和母亲并没有责怪我。贴大字报后,父亲反而把我当作大人来看待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思潮就是那样的。

   新京报:对于母亲的事,你一直说自己犯下“弑母”大罪。

   张红兵:事情发生在1970年2月13日,我们家人在一起辩论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母亲说,毛泽东不该搞个人崇拜,“我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

   我当时非常震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改变了,不是一个母亲了,而是阶级敌人。我立即投入对母亲的批判斗争。

   这时候父亲就表态说,从现在起我们坚决和你划清界限,你把你刚才放的毒全部都给我写出来。母亲写完一张纸,我父亲就拿着出了家门,说要去检举。

   新京报:父亲已经去了,为什么你又去?

   张红兵:我担心父亲可能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和母亲的感情,比如整个家庭要照顾。为表现自己的革命立场,我写了封检举信,和我的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军代表宿舍的门缝。

   新京报:后来发生了什么?

   张红兵:后来我回家,看见军代表和排长进来,对着我母亲就踹了一脚,她一下跪地上。然后大家像捆粽子一样,把她捆了起来。我现在都记得,母亲被捆时,肩关节发出喀喀作响的声音。

   “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

   新京报:举报母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后果?

   张红兵:想到了。父亲举报回来后,就问母亲:枪毙你不亏吧?你就要埋葬在固镇了。在我亲笔写的检举揭发材料的最后,我写着: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谋!枪毙方忠谋!

   我知道我和父亲这么做,意味着母亲会死亡。

   新京报:目睹母亲被抓走,有没有过后悔?

   张红兵:当时心里很乱。不过想得最多的,不是后悔,而是觉得家里出现了一场阶级斗争,我和父亲站稳了立场,我们的政治表现经得起考验。

   那时候大家都被裹挟在一种氛围里,想跑也跑不了。我人性中的善良、美好被彻底地、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

   新京报:你检举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周围人怎么看?

   张红兵:当时,在与父母关系较好的同事中,有个别叔叔曾私下里说过我:“你母亲在家里说的话,又没有在外面说,你和你父亲不应该这么做”。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是免不了的。但大家都不对这件事公开发表看法。

   后来,固镇县教育革命展览中,还有一块展板是《大义灭亲的中学生张红兵和反革命母亲坚决斗争的英勇事迹》。

   新京报:急于和母亲划清界限,会有自保的原因吗?

   张红兵:从表面上看,我所追求的并非私利,志向纯粹高远,而实质上自保的成分占了非常重的比重。甚至我也把它算作自己的一种政治表现。政治表现可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境遇。

   不过后来我和弟弟依然没有升高中的机会,不能当兵,不能进工厂,都下放到了农村。

   “梦里母亲从不和我说话”

   新京报:母亲这件事情,你觉得对你后来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影响?

   张红兵:有些影响最初就发生了,可我并没意识到是这件事情的缘故。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我曾陷入极度的恐惧和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越来越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比如我与父亲、弟弟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已经困难。我在心里揣摩着要说的每句话,考虑说出来是否正确。我想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他人接触,避免可能发生的恐惧。

   新京报:什么样的恐惧?

   张红兵:我联想到在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枪决的外祖父,联想到母亲受其父案件影响。我害怕自己在与人交往时,也会像母亲那样控制不住说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我何尝不也是因母亲的遭遇受到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伤痛还可能因为我,传递到女儿甚至孙辈。

   新京报:会梦到你母亲吗?

   张红兵:有很多次,在梦里我见过她,还像临刑前那样年轻。我跪在地上,紧紧拉着她的手,但又害怕她突然消失。我说:妈妈,不孝儿我给您下跪道歉了!但是她不回答我。在许多梦境里,她从来不和我说话,我相信,这是她对我的一种惩罚。

   新京报:流过眼泪?

   张红兵:许多年来,都有情不自禁流泪哽咽、失声痛哭甚至号啕大哭。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回了。有时是在白天,有时是在夜晚。

   更多的是我在小姨母、舅父的推动下,怀着沉重的负罪感,为母亲写平反的申诉材料而一人独处的时候。

   “我应该成为反面教材”

   新京报:别人谈到那段历史,你会不会敏感?

   张红兵:2001年,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也是律师,在法庭上,我们代理双方,激烈辩论。休庭后,他在楼梯口拦住我,高声跟人说我检举母亲的事情,说固镇县志里都提了,大家都去看。

   我非常愤怒。和他吵了起来,问他为什么揭发我的隐私。

   新京报:也就是,你以前并不愿别人知道?

   张红兵: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我是不愿意的。背后指指戳戳的人太多了,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新京报:你反思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红兵:其实母亲去世后,我就陷入痛苦。这几十年我从来没停止过反思。不过第一次形式上的反思应该是1979年。我看到官媒上公开报道张志新的事情。当时我和父亲就意识到,我们做错了。

   经过这几十年的社会底层生活,我也经历了磨难。整理家庭的各种遗物、档案,写材料。我在心里骂:张红兵啊张红兵,连畜生都不如。

   我想逃,却无处可逃。

   新京报:后来你和父亲会谈论母亲的事情吗?

   张红兵: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提起。在母亲去世后的很多年里,父亲表面很平静。直到他离休后,有一次我们回老家,他和我第一次谈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我们家出了这个事,他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是成年人。

   新京报:你公开这段经历后,周围人什么反应?

   张红兵: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理解,问我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也有人给我发邮件,说我该死了。好多网友骂我,说你还有脸活到现在,还不到母亲墓前寻死。

   新京报:你为了让母亲的墓地(遇难地)被认定为文物,打了几年的官司,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拒绝遗忘?

   张红兵:巴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他说,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他说最好建立一座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来说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希望为将来必定要建立的“文革”博物馆,提供一份资料。

   家母方忠谋冤案的历史资料,符合巴老所说条件。也应该把我对母亲的行为,作为展览内容之一。我是凶手之一,让人们看不起我、痛骂我吧。每个人都应该看到它。我应该成为他们的一个反面教材。

   □新京报记者朱柳笛安徽蚌埠报道

所有跟帖: 

此案例极其可疑。 应该调查, 此人父亲是否有杀母动机。 请注意: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826 bytes) () 02/28/2015 postreply 18:17:42

疑点2: 此人母亲的妹妹, 以为姐姐也就是判刑“蹲大牢”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291 bytes) () 02/28/2015 postreply 18:29:52

还“大家看明白了吧”,“放在现在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是个不一样的年代。”,这话哪错了?你想糊弄谁? -scbean- 给 scbe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6:44:05

楼上这位一看就知道没有经历过文革。以现在的正常环境和正常人伦,推理那个疯狂的年代。too simple, too naive. -eRandom- 给 eRando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1:28:47

和和, 这位就会胡说八道. 在海外的国人中, 依然不懂起码的人性和逻辑思维, 才可耻.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893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6:52:07

呵呵!人性在毛时代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虚伪的东西。毛时代是不讲人性的,讲的是阶级觉悟。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8:32:18

他父亲太缺德了!他被斗的时候 -小大姐姐- 给 小大姐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3:36:28

大实话.......此人缺德到了让人怀疑其动机.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7:00:13

在人性扭曲的时代,越不正常的事情就越正常。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8:34:18

那个时候都是那样的,我家有个世交在家里说了反文革的坏话,他老婆要去揭发,他说“我成了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老婆,你以为你就好过了? -37210- 给 37210 发送悄悄话 (51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4:42:50

不要凭空捏造! 那个时代至少此人父亲的行为很异常....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238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6:54:21

什么叫凭空捏造,你理解不了的事情就叫捏造?那个年代揭发亲人私下说的话的人多了去,我三舅就被他老婆揭发了 -37210- 给 37210 发送悄悄话 (644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7:10:29

我想你说的是那时的实情. 但你说的情况, 最终都是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974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7:25:44

张志新始于反右,那个是大案,情况不同。何况被判死刑也不可能他爸说了算,他爸最多就是检举了 -37210- 给 37210 发送悄悄话 (403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8:07:55

所以, 该案例有很多疑点....最可行的追踪方向, 是他爸, 还有负责判刑的人们.....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746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8:43:08

这个*****的还有脸说,绝对心狠手辣。 -JWKW- 给 JWK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4:37:44

同感...此人父子怎么看都是个白眼狼...绝对无情无义。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7:01:35

那个时代那个环境,这是大义灭亲的“壮举”,当时这种事可不少。这个人可恶但是更可怜,穷其一生他都生活在对母亲的愧疚和痛苦中。 -xiaoxiaobai- 给 xiaoxiaobai 发送悄悄话 (99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5:35:08

不要凭空捏造! 那个时代至少此人父亲的行为很异常, 超越了常人的道德底线....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457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6:57:03

你这么急着袒护文革,你什么背景啊,大叔? -DoraDora2008- 给 DoraDora2008 发送悄悄话 DoraDora20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22:47:42

too simple, too naive.....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61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00:28:39

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我身边就发生过。 -1st37- 给 1st37 发送悄悄话 (249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08:15:58

千万不要再说是那个年代和环境造成的, -rougeriver- 给 rougeriver 发送悄悄话 rougeriver 的博客首页 (15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9:38:42

为文革说话的人不是太天真太蠢,就是居心险恶 -DoraDora2008- 给 DoraDora2008 发送悄悄话 DoraDora20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22:44:59

是太险恶,中国内乱与本民族道德水准太低下有关,太自私冷血。 -fortlee- 给 fortle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1:20:05

夫妻间互相检举的有得是 -吴可- 给 吴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00:11:33

张红兵,还有你的老子,你们真是俩畜生,还有脸活在世上吗? -uknogood- 给 uknogood 发送悄悄话 (751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04:44:15

完全同意。 -闲磕牙- 给 闲磕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7:20:06

+++1 -怀旧人- 给 怀旧人 发送悄悄话 怀旧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10:20:37

没亲眼经历过的人不知道这种卖亲求荣在文革时是非常推崇的。 -linna118- 给 linna118 发送悄悄话 linna118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05:35:04

毛为个人崇拜把人变成鬼,情亲之间互相残杀,真正的人间地狱 -haagendaze- 给 haagendaze 发送悄悄话 haagendaz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1:31:30

是毛泽东把人变成了鬼,因为他本人就是个大魔王 -肖恩- 给 肖恩 发送悄悄话 肖恩 的博客首页 (22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4:07:42

这种事那时一点也不奇怪!黑五类的后代要加入“红小兵”,申请书上都被强迫写与家庭划清界限。毛祸国几十年,啥佞事没出过? -scbean- 给 scbe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6:38:23

若属实,此人应自杀谢己之罪,她是最丑恶人性的代表。 -闲磕牙- 给 闲磕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7:18:06

讀罷滿心悲傷。如此粗糙無知的心靈,如此背悖的年代! -LaBrisa- 给 LaBri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8:11:43

是啊!那个妻子和母亲,估计身死之前,已经心死一万次了。有这种禽兽不如的老公和儿子,生而何欢,死又何惧? -knight006- 给 knight00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9:32:31

老电影《花园街五号》中主人公参加革命,为营救革命战士(向组织表明自己的决心)在花园街五号的楼顶上亲手枪杀了他的父亲。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18:40:12

是个恰当的论据,不过细节有待考证。如果我没记错,执行的时候,枪是韩涛开的,也是出于为了保护刘钊的“亲情"心理。 -旅夜书怀- 给 旅夜书怀 发送悄悄话 (164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04:27:21

无论如何,爹亲娘亲不如老毛亲、党组织亲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249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17:59:42

我有一亲戚是一学院院长,文革中,儿子揭发老子把老子送进了牛棚,结果老子在强制劳动中突发急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 -VBfisher- 给 VBfisher 发送悄悄话 VBfisher 的博客首页 (246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13:11: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