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重用人才这事情最好是偷偷地弄,不应当大哄大轰地宣传
重用人才这事情最好是偷偷地弄,不应当大哄大轰地宣传
有关人才的错误思想我以为很流行,但是,不一定就是真的。
比如有的人会说,战争中,人才就很重要,如果将军是一个人才,那么战争就胜利,否则就要打败仗。我认为历史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是有许多反例的。
就说美国的南北战争吧,我看南北战争的历史,好象林肯领导的北军,就知道失败似的,而南军有一个李将军,似乎是百战百胜的人才。那按理说最后的胜利就是南军的了?
但是看着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故事就让人感到奇怪,那故事的说法,就是在这里,李将军打了一个胜仗,在那里,李将军又打了一个胜仗,然后又打了一个胜仗,等等。然后这故事讲着讲着,到最后那个李将军宣布投降了。奇怪不?
二战的故事也是这样,那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你要说它没有重用军事人才,没有杰出的将领,那肯定是不通的。而且一说二战的故事,也是一开始法西斯在这里打了胜仗,在那里又打了胜仗,打着打着,就开始不行了,而且不是说人才没有了,而是经济力不行了。
要说毛泽东管理学不重视人才,肯定是不对的,毛泽东在解放后都相当重视人才,例如经常请钱学森来吃饭,请周培源来谈话,那些谈话都不是毛泽东在教训他们,都是在仔细倾听这些科学家的观点。包括陈景润,就是一个老红军当时领导着数学所,然后报告给毛主席,然后陈景润就专门进了高干病房。
而毛泽东管理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虽然重视人才,却永远不公开地大轰大哄地宣传人才。比如说,在毛泽东时代人民日报有多少篇幅讲到钱学森?都是没有的。陈景润这个名字,我倒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知道的。我当时知道杂交水稻是重大成果,但是袁隆平的名字,在报纸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甚至在当时宣传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史的时候,许多回忆录和文艺作品,都不提共产党将领的名字,不说哪个哪个将领很了得。
毛泽东管理学的要点,就是反复大轰大哄地宣传的,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战士,因为毛泽东的总的思想就是反天才论,认为天才不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是暗中,毛泽东管理学却是重视人才的,主要是理工科人才。文科人才嘛,没有也无所谓。
我以为这样的管理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导致全民的积极性,所有的普通士兵,工人农民,都认为自己是人才,不,是人民。而一些重要的科研人才文艺人才呢,经常受到敲打,反而能够成果很多,避免骄傲,不象现在,许多名星很有钱,因此吸毒啊包二奶啊艳照门啊醉驾啊各种各样的丑闻层出不穷。
而现在反复宣传人才是关键,则广大的人民群众没有积极性,甚至有强烈的全民自卑感,而所谓的人才就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甚至这里也有辩证法,就是越重视人才,越是找不到人才,到处都是人才荒,甚至找一个保姆人才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