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淘宝与工商总局之争的表象之下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5-02-01 18:02: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39 bytes)
 
淘宝股价大跌,叫板工商总局,网购假货风云再起,又是一出大戏。网络舆论自然又分成两个大派,反对工商总局的,和反对淘宝回应的。

客观持平地说,工商总局方面所说的问题,其实没点在点子上。而淘宝的回应,只是方法论的争议。一个是对网购现实环境与网购猫腻儿了解不深,一个是在抽检方法论上狡辩。

先说淘宝的公关危机处理和回应吧。

淘宝主要的意思就是抽检比例对淘宝不公,以至于检查结果正品率仅为37.25%,其实这是抽检设计比例的问题,前十大网购商各取十件,当然淘宝就不会数据这么难看。但是同样的,如果以市占率比例抽取样品数量,淘宝商品的正品率恐怕比37.25%更低。如果以商家总数比例抽取样品数量,淘宝恐怕正品率连20%都没有了。

马云说淘宝不制造假货,但注定背负委屈与责任。是的淘宝不生产产品,但作为销售平台,当然负有责任了,这不是委屈,这是责任。虽然网络购物平台不完全等同于实体商场,但难道我们消费者在实体商场买到假货次货,就不能找商场负责么?工商税务质检消保就不能找商场追责么?

股价跌了,管理上的困难与经营方式的调整是可以重新改善再出发的,但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骄傲、中国民企的领头羊之一,伤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与支持,淘宝还可能有未来么?

再说工商总局吧。

本次工商总局公布的网购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其实也显示出工商总局对网购的无知与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对消费者的保障以及产品质量责任归属追责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笔者一个朋友是网购圈的,就整理下他的看法与信息分享给大家。

平台篇

淘宝C店

淘宝C店当然是假货次货烂货一大堆,C店有N万之数,有直接生产过程的C店凤毛麟角,比例上趋近于零。如果马云的说法成立,那C店店主同样适用,不就是假货搬运工么?只是做销售而已。C店的货品来源是五花八门,跑单帮的,地摊货批发的,收尾货的等等,当然也有很多从黑工厂批来的三无产品。

其实大部分消费者是无从判断产品优劣的,往往是使用过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对商品质量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还有相当一部分假货其实在质量上做得很好,只是冒名顶替罢了。而国家的质检标准不是从消费者的表面观察角度出发的。

淘宝是靠C店做起来的,培养等待网购市场做大的同时也击败了其他对手。C店的假冒伪劣产品说白了,是整个C2C市场的原罪,不单单是淘宝C店的问题。

对于国家工商税务质检部门来说,追查源头才是打击的重点。淘宝C店有过因为质量问题,产品问题关掉大C店的历史,也有过配合工商等部门执法的经验。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够的。

淘宝天猫B店

淘宝B店当然就好得多,申请手续需要出示很多资料,淘宝也全力扶持以生产商或者品牌拥有者身份申请的旗舰店。但消费者不知道、工商总局不知道的其实还有很多。

很多品牌对于网络销售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很正经的,在网购平台大量处理库存,甚至于轻微瑕疵品的品牌厂商是大有人在。淘宝官方在主观上,当然是希望品牌厂商能够加强对网购事业部门的支持,大力做网购。但现实是很多大品牌的厂商,即便只将网购平台作为处理库存和轻微瑕疵品的销售平台,其销售量依然非常可观,淘宝的运营小二别说睁一眼闭一眼了,需要业绩支撑的时候,可能还会帮助支持这些厂商一把,而大多数的网购消费者依然是无力分辨轻微瑕疵品的。

淘宝天猫B店的产品从供应源来看,和其他B2C平台如京东、苏宁等没有太大区别,从销售市占率角度来说,厂商在分配不同销售平台货源时,大部分都会优先供应淘宝,其次是京东。所以其他平台这时候站出来嘲笑打击淘宝只是个投机行为。要么一样的产品,要么更差。

商品篇

网络购物主要是产品选择过程的效率和价格很有优势。大家淘宝了这么多年,基础经验是很丰富的,主要还是谈谈一些大家不太知道的吧。主要说说天猫和各B2C平台商品的情况,因为这块消费市场的增长更快,C店的传统购物者都是老生意了,一个是信赖感,一个是经验也较丰富,不提C店了。毕竟未来中国消费市场做强做大为主。

单独网络产品编号

很多厂商为了避免线上线下价格战,在很多网购商品其实是做了单独的网络产品编号的,线下的同样的商品根本就不是一个编号,所以网上打折你消费者看着便宜,其实还是上当了。跟线下一个价格的有非常多,有些甚至经销商自己打折之后比线上还便宜。

举个例子:灶具油烟机行业、小电器行业

爆款

不管是普遍的八二原则,还是淘宝一直宣传的七二一原则,同品牌的不同产品有着不同的利润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款式的产品是故意压低利润率,争取市占率和营业额的。淘宝为代表的网购平台,玩的是一个叫爆款的游戏。有些商家是很实诚的,是真心五折。有些就未必了,提价做假的销售记录,然后再报名活动打5折,大家恐怕都不会是第一次听说吧。淘宝运营小二知道不知道?知道。反对不反对?反对。是不是睁一眼闭一眼?是的。

至于淘宝宣传的七二一原则当中的一,让卖家故意亏本,引流量的方式,有成功案例,但失败的更多。

价格

简单大概说说正规的品牌厂商各品类产品的利润率吧。

化妆品保养品

国际一线大牌大概就分专柜货和渠道货还有专业线。

专柜货指的是在商场shopping mall卖的产品,大概是50%利润率。

渠道货大部分指的是超市货,比如玉兰油其实就18%利润,总的利润率大概是45%--18%。大家购买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生产日期,尽量买6个月之内的产品,尤其是保养品有些国际品牌在超过6个月的库存就有再打折给经销商的事情。据说,很多产品超过一定时间,功效大为降低。

专业线就是有些品牌是专门卖发廊、spy店的产品,这部分利润率就高了,80%,90%利润率都有。总的来说利润率在60%--90%

国内的品牌简单说就是拿货价2.5折到4.5折,好的不错,烂的水很深,建议大家还是情愿购买大牌的低价品。

衣帽鞋袜

对于这个品类的品牌厂商而言,其成本大概是3折左右,即便价格差很远,综合其成本大概都是这个水平。个别做更低,2.5折成本,有些高一些,3.5折成本。

IT产品

这类利润率不高,大品牌的产品也没什么猫腻。

小家电大家电

利润率在40%---30%为主,大家电低一些。

大致上就是以上这种情况,所以很多5折爆款,其实要打问号,更细节的就不说了,只是针对大致情况说说。我们大家作为消费者别被耍了就行了。

消费者篇

说白了,工商总局也不懂网购行业,了解不深,淘宝等平台经营者呢,也有很多睁一眼闭一眼的情况,作为消费者,大致心里有个底,别被骗,别上当就行。生产经营是需要利润的,在网购市场逐渐规范的过程中,消费者追求极度性价比与价格优势的时代逐渐过去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自身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数量的增加,消费习惯逐渐走向品牌化,质量化这是大趋势。

较为合理和未来比较可能的发展是大家消费逐渐选择更多的品牌厂商的产品。对于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最终也会出现一种线下线上价格和服务对应的体系。消费者才是最终决定整个市场环境的最重大因素。淘宝工商总局之间的争议,只是目前这个阶段的一个插曲,双方如何配合,给消费者一个更好的,更加合理的市场规范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总结

淘宝是中国互联网的骄傲,是见证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市场变强变大的最好平台,谦虚一些吧,正直一些吧,有问题就该正面面对。淘宝C店的问题,不是这次工商总局曝光,就不存在么?如果是美国那边先曝光,后果可能更严重,到时候就不是单单淘宝股价下跌了。站在厂商的立场,淘宝你真觉得厂商对你们的运营小二就没意见?代运营、淘拍档、类目主管、活动、广告位,随便掀一掀,你的股价还会上涨么?淘宝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问题也不是没有,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工商总局还是显得很弱,对行业和实际的猫腻儿了解不多,放下些管理者的心态和架子吧。到底是产业管理、工商税务管理,还是消费者保障角度也不太明确,敢于提出问题的要做事的决心是好的,展现政府管理企业,特别是超大企业的决心是好的。但在方式方法上要接地气,找到问题的核心症结点,要求行业龙头配合,才能解决问题。政府的职责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让老百姓看看。

所有跟帖: 

去掏宝买东西的顾客其实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好像那么多买奢侈品假货的人,他们真的是受骗的吗?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1/2015 postreply 18:26: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