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可说的北大校长:数学家丁石孙

来源: 2015-01-09 13:01: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到郭金海、袁向东合作的《有话可说——丁石孙访谈录》(2013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想起2001年在北京参加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的旧事。

       2001年四月二十八日晚上, 晚宴在清华大学新装修的餐厅, 我和对面初次见面的校友闲谈:“明天典礼哪些领导会来?”, 他说:“一、三、五、七。”, 我没听懂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又答:『二号李鹏; 四号李瑞环不会来』, 从他的答话用语,我才查觉他是出身台湾清华大学的李天岩,是密西根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在动态系统和固定点定理领域之研究很有成就。第二天, 在体育馆会场内, 果然看到, 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一号的江泽民;和三位出身清华的三号朱镕基、五号胡锦涛、 七号吴邦国都来了。

      四月二十九日,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在全新落成的体育馆举行。听说两年前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因为人太多,校中的场地不够大,校庆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有很多外宾抱怨,人到了北京却没去到北大校园。清华这一次努力在校园内把一切活动办好。体育馆内,李天岩教授又恰好坐在我邻座。会场中时时有掌声响起。这时李教授说,一九九一年,在天津南开大学有一国际性数学会议,李铁映(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入场时,反应冷落; 可是丁石孙出现时,现场响起非常热烈的掌声,可见人们的评价在那里。

      丁石孙于194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再转到数学系。1947年,丁石孙因参与学运而被捕,被校方开除。1948年,丁石孙插班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 1950年毕业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大数学力学系。文革中,也备受迫害。1981年被任命为北大数学系主任。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 1983年10月,意外被告知获推选为北大校长。据当时也在哈佛的翟敬立说, 丁石孙看起来老实安静,被发表为北大校长时,美国人都吓了一跳。丁石孙的北大校长从1984 做至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

1989年2月,台湾的《远见杂志》第032期有高希均访问丁石孙的文章:
《北大校长丁石孙/要做国家思想库》,其中,

高希均问:北大是知名学府,你是北大校长,有没有常常受到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说为什么北大学生老是搞活动、民主墙……等等?
丁石孙答:“应该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我的人,跟我谈过这件事,当然,我可以看得出来有些地方,他们觉得不是太满意;但坦率的说,没有人跟我正面的说我不应该这样子管学校。所以,外面传说很多,但事实上,我当了四年校长,没有一个领导说我的做法不对,因此,我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我不只为了北京大学,还是为了国家的前途着想。只要我当校长,还是会这么做。”

     丁石孙又说:“我总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及他要接受的真理,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我自己就是这么成长过来的。每次遇到新的东西,也不轻易接受,必须经过反复思考,甚至反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改变过来。凡是一个严肃的人,都会这样,除非他别有目的。而且不这么做的话,就不可能解决自己思想上的问题;因为思想上的问题不能靠外界强力解决,别人可以打我、骂我,但无法改变我的脑子的想法。”

      六四之后,丁石孙下台。1996年,丁石孙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随后,又出任了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说过:“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对待数学,重要的不是公式,不是定理,而是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