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包子”,一为没有出过国的人,二为没有接触现代文化科技知识的人,而且不愿意学习的人。 第一类很容易分辨,我国绝大多数改革开放前的知识分子多是“土包子”,而开放确实造就了大批人员的出国,也就是“洋包子”。 第二类就不大好分了,因为没有绝对的界限,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是专才,可是肯定在其他许多方面是知识平平,那么就谈不上是“洋包子”了。 过去有些人学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开始远离国内原来的习惯,觉得自己洋化了,很得意于是和国内一般群众不同的“洋包子”了,这些人当年被称为“假洋鬼子”,讲话中也一定要带上些洋文。
如果西方的一切都那么好,西方人一定都是“洋包子”,生活在美国那么多年,那么这样的“洋包子”真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因为我看到许多的西方人并不比我们强,因为有这么多东方人在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西方人更好。 其实现在中国在科技文化领域已在赶上或者已经赶上西方国家,我相信有一天“土包子”会不比“洋包子”差,现在回国的留学人员已不比国内自己培养的人在找工作方面有多大优势,除了外语好一些。随着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土包子”这一贬义词或许会失去描述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