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致命错误

来源: 2014-09-21 19:20:4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常见现象:每年高校毕业时,大批劳动者蜂拥而至求老板资本家剥削。大家都希望越多越好,这就奇怪了,不是老板剥削工人么?为何这般急不可待地求被剥削?

定义: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来源:资本家窃取了工人的合法财产?斯密、李嘉图等人提出劳动价值论,片面地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完全否认土地、矿产、资本、知识技能和制度对价值创造的作用。由于不反映资源的稀缺,该理论在实践中无法指导资源的配置,已被价值的供需决定论所取代。劳动价值论不成立,剩余价值和剥削并不妥当。

错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根本性错误,至少在于他忽视了“组织者”的作用:企业家组织了社会生产活动、扮演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角色。通常,我们会问:历史到底是人民创造的?还是伟人(组织者)创造的?其实,历史是人民和伟人(组织者)共同创造的,两者缺一不可。同理,价值是劳动者,和劳动组织者共同出创造的,难道劳动组织者的市场分析、(单方的)风险承担、人力资源策划、企业金融、市场营销、上缴税费、分享红利等,都不算“劳动”吗?


方案:劳苦大众占有了生产资料就分配平等了,其实未必。近百年来的公有制实践,证明现实中公有制解决不了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效率低下。


结果:马克思的理论起到了(如果说不是目的的话)为暴民思想张目,他的理论的两大基础“剩余价值”以及“阶级斗争”都不过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马克思终其一生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为愤青情绪寻找理论依据。所谓“无强迫,无剥削,无强权,无阶级。”马克思本人要么是一个有受害狂想症的心理有缺陷者,很可能就是一个阴险的野心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