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纳粹党搞的都是国家社会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也具有充分的国家社会主义性质。

来源: 沈成涵 2014-09-10 21:16: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35 bytes)
国家社会主义的军国主义
日本法西斯思想家北一辉(1883—1937)曾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激进左翼青年,他强烈反对资本主义体制,主张“纯正社会主义”,倡言公有制,但后来却走上了拥戴天皇专权、主张军国主义体制的道路,成为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上的双右翼。
希望社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的激进左翼论者,总是会不断寻找其理想快速实现的路径,在这方面,作为思想家的北一辉和当时大多数日本底层人民在“情商”上是差不多的,他并不期待有一个“社会渐进改造工程”,他要的是摧枯拉朽史诗般的迅速改变。灰暗暴戾的社会现实中若是普遍反弹出这种热望,人们往往愿意在别的方面做出一些容忍以确保这种变革的速度和力度。例如,北一辉早年只把天皇当作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后来他觉得天皇的专权有助于他迅速改造社会,就转而主张权力应集中于天皇。
当人们觉得国家意志的统一有利于改造社会时,当人们急于迅速改变国家在世界上的屈辱地位而觉得任何便宜可行的方法都可视为正当方法时,就有可能会默认、支持军国主义体制和像希特勒这样的专权领袖。
但是,追随军国主义的日本底层大众试图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方式来改变个人命运的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在“快速雪洗国耻”、“快速实现社会公平”、“快速打败国际敌人”等宣传话语的诱惑下,日本民众甘愿去做白日梦。但最终,他们成为军国主义癫狂症的牺牲品,他们被利用也被侮辱了。
作为社会主义的信仰者,北一辉之所以最终走向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还与他极端化了社会主义理念中的政府角色有关。他从政府节制市场,走向了政府统制一切。一个社会难免会出现各种极端思想、极端政策主张,但只要允许充分的思想市场竞争和政策辩论,温和的思想和政策主张终究会成为主流和更有持续性。但军国主义政权限制言论空间、实行观念一元化,1936年“2·26”兵变之后,议会政治、言论自由、公民社会在日本基本消失,军国主义摆脱了一切对它的限制和羁绊,因而也使得自己彻底地不可救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