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晚报:大批阿拉伯人定居浙江生育大家庭缓解老龄化危机
义乌晚报:
坐落在浙江中部的义乌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20年前,这里只不过是仅
有一条街的小县城,满大街看不到一个老外的身影,而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
到从国外到义乌采购、从事贸易的外国人。这其中,阿拉伯人是最显眼的一个群体。据
义乌当地政府的相关统计显示,长期居住在义乌的阿拉伯人已经超过了3500人,另外,
还有数目庞大、无法精确统计的来来往往的阿拉伯人,这样,专门服务这一群体的餐饮
业、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在城区的繁华街道上,放眼望去,尽是马立克理发店、苏莱曼
烧烤、黎巴嫩人饼屋、奈尔穆餐厅,真有些像李白诗所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
处是他乡。”
当地居民越来越熟悉阿拉伯人了
红楼宾馆是义乌阿拉伯人的最早聚集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阿拉伯人
在这里下榻。如今,看着月亮形的门楣上的绿漆,还能依稀看到10多年前,中国流行的
用料颜色以及为迎合阿拉伯人而设计的建筑风格。来自埃及的哈利德告诉记者,他11年
前就来过义乌,那个时候,大概六七层楼的红楼宾馆是义乌最好的餐馆了。因为那里离
市场近,住房价格也实惠,他的同伴都会选择住在那里。现在来的阿拉伯人很多,客房
已经不够,许多阿拉伯人就分散地住到了其他几家宾馆,但更多的是租房。在城东的鸡
鸣山社区,和商贸区附近的义驾山社区是主要的阿拉伯人聚居地。
“房东住在最顶层,租户住在下面几层,是义乌租房的特色之一,”义乌宗教
事务局丁向平科长告诉记者,“这样,如何使阿拉伯人与义乌人融合在一起,教育他们
彼此尊重风俗习惯,是几年来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如今,义乌居民越来越熟悉阿拉伯人。鸡鸣山社区的樊老板有一户阿拉伯租户
,他告诉记者,他念小学的儿子现在都知道,阿拉伯人叫牛郎星为天平星,以前把甜瓜
叫“天堂圣果”。穆斯林在家里做祷告,他们就会肃静下来,以免打扰人家。到了春节
,楼下的阿拉伯人也会和他们一起聚餐,也会看春节联欢晚会,有时也会玩叫“拖拉机
”的扑克游戏。有的阿拉伯人还向居委会填表报名,参加社区治安联防队,定期与队友
通宵巡逻。
阿拉伯人文化喜欢大家庭,少则生育4、5个孩子,多则生育十几个孩子,他们
都是土生土长的新义乌人,大大缓解了当地老龄化危机。
义乌晚报:大批阿拉伯人定居浙江生育大家庭缓解老龄化危机
所有跟帖:
•
这在中国出生的第二代恐怕就要主张“他们的权利”了。然后他们就要当家作主了
-ouyanghui-
♂
(0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12:21:00
•
阿拉伯人少则生育4、5个孩子,多则十几个孩子,新义乌人大大缓解了当地老龄化危机:-0))
-Bluelight涨停突击队-
♂
(187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14:25:59
•
绿化祖国。
-pta-
♀
(0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14:26:31
•
大趋势,大环境,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v5-
♂
(0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17:25:32
•
以前泉州也是有很多阿拉伯人经商。
-数字证-
♂
(0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20:16:08
•
高兴的太早,第二代就和当地人一样了。
-SUNNE-
♀
(0 bytes)
()
08/11/2014 postreply
23:58:11
•
若多生孩子能缓解老龄化危机,那还维持“计划生育”做甚?
-Sic~semper~tyrannis-
♀
(0 bytes)
()
08/12/2014 postreply
08:51:53
•
蠢蛋的文章!必须加以限制。
-chinomango-
♂
(0 bytes)
()
08/12/2014 postreply
12:51:25
•
中国大使夫人在巴黎都被阿拉伯人踹到地沟里去了,怎么中国政府还没有一点危机感?这么多在西方留过学的高参脑袋里就想着怎么捞钱了吧。
-aussie-2-
♂
(0 bytes)
()
08/12/2014 postreply
22:23:01
•
愚蠢至极!中国花了这么大代价搞计生,到头来要引进穆斯林?
-小矛-
♂
(54 bytes)
()
08/14/2014 postreply
06: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