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 “微信十条”会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4-08-09 05:25: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159 bytes)

【原编者按:7日,国信办授权新华网发布“微信十条”,尽管整肃新媒体乱象在意料之中,但其中实名注册、时政新闻不得随意发布等内容还是引起一片“哗然”。微信十条,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国信办整改大刀到底砍向了谁?究竟谁值得担忧,普通用户?公众号还是平台本身?媒趣君在下文中带领您一同深入解读“微信十条”。】
 
何谓“微信十条”?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下午正式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十条规定规范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简称为“微信十条”。
 
这里所谓的即时通信工具即是微信、易信、来往、陌陌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而公众信息服务则指的是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例如微信上的各种公众号。
 
“微信十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需取得资质;
 
强调保护隐私;
 
实名注册,遵守“七条底线”;
 
公众号需审核备案;
 
时政新闻发布设限;
 
明确违规如何处罚。
 
“微信十条”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普通使用者:几乎没有影响
 
顶多是在注册的时候需要验证一下个人真实身份,签订一个在线协议(对已经注册的用户估计也需要补充这道手续),稍微麻烦了一些,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影响了。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将不受影响。
 
当然,完全没有影响也不可能。在过去,很多政治类、野史类、揭秘类等文章在微信平台上广泛传播,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很爱看。但是,估计以后政治、时评类的文章在微信上会越来越少了。只有获得资质的“国字号”公众号才能发布时政类内容,但是它们发布的内容不一定受读者喜欢。
 
另外在内容的多元化上,监管前和监管后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这是对普通使用者较大的一个影响。
 


“微信十条”公布后,对普通使用者几乎没有影响,大家也许还会一直围着微信转
 
对公众号:制约变多,风险加大
 
首先公众号的开通就麻烦了许多。在过去,公众号开通申请只需要腾讯审核通过便可以了,一般三个工作日可以搞定。但以后不一样了,在腾讯审核通过之后还需要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目前具体的备案程序还没看到,不知道备案是公众号开通的前置程序还是后置程序。但是根据经验来看很有可能是后置程序,也就是公众号开通申请必须等所在地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通过。
 
这样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时间大大延长了。有过网站备案的人相信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网站备案等了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让项目实施的时间根本不可预测。
 
此外,未经批准的公众号不得发表、转载时政类新闻,这对公众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制约。时政是大多数人都关心的热门话题,事实上之前很多公众号就是通过和时政打擦边球,或者主打时政内容来提高曝光率,吸引用户关注,这当中大部分都属于“无证经营”,并不具备相关资质。
 
而且,目前“国信办十条”也只是暂行规定,不排除以后会推出更多更具体更广泛的行为约束。但从短时间内看,对大部分公众号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相关数据显示,牵涉到“时政”的公众号占比不到1%,大部分人可以松一口气了。
 
 
对微信平台本身: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
 
1、明确了监管部门的态度
 
“国信办十条”的发布,在规范的同时可以看出监管者还是以鼓励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即时通信工具的,这样反而少了后顾之忧。
 
2、有利于净化微信生态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微信迅速成长为一个综合性平台,但与此同时也开始滋生各种不那么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在微信上,朋友圈过度商业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各类微信诈骗事件也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甚至有不少公司利用微信进行涉嫌传销的商业活动。
 
“实名制”、“备案制”对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对净化微信生态环境应该是具有比较大作用的。
 
不利的地方:
 
1、不利于平台自由化、多样化的发展
 
监管是自由发展最大的毒药,目前“国信办十条”并未呈现更多具体即时通信工具行为规范上的约束,但是现在既然能出“十条”,当然不排除以后会陆续推出“二十条”、“三十条”。只要有了一个开端,制度和约束总是趋向于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严格。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宽松自由的环境更容易萌生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当监管层附加的条例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带着脚镣起舞,一定程度上对这种自发生长的力量会产生伤害。
 
2、不利于用商业规则、商业效率发展平台
 
当微信上面多了一项规定,一个管理部门的时候,想单纯用商业规则、商业效率发展平台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举个例子,微信在不断加快公众号的审批速度,好了,现在多了个备案手续,就算你微信官方审核速度再快也挡不住人家备案审核的慢啊?效率不再是微信独家可以决定的事情。
 
舆论争论焦点
 
“底线思维”:微信十条会压制言论自由吗?
 
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充满戾气的空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自由与秩序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突破底线,妨碍他人自由。”
 
“微信十条”体现了两个关键词:“底线思维”、“多元参与”。对涉恐、涉黄等有害信息,少数人以言论自由为名,行践踏其他公民正当权益之实,影响了社会道德风尚,影响了最广大网民真正的自由。而“微信十条”的出台,有利于行业发展,企业服务提升,维护广大网络的合法权益,体现真正的自由。新华网更是乐观表示,在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微信十条”将为中国开启清朗移动网络空间的新时代。
 
当然,所谓“落实到位”并非易事,先不说管理权力如何运作,技术层面如何操作,单就“时政新闻”这个概念的界定已经引起广泛争议,把握管理底线绝非易事。
 
最大影响:个人微信公号将不得转载时政新闻
 
何为时政新闻?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局负责人徐丰介绍,所谓“时政类新闻”,根据2005年9月起施行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目前微信公众账号已达580万,多为政务、商务类,涉及媒体发布类的比例不高,不超过1%。
 
“微信十条”的管理规定公布,个人微信公号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的公众账号,仅可转载时政类新闻。具体的:
 
“后台实名”约束公号。“微信十条”第六条规定,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帐号。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讯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
 
“七条底线”要求个人。今后,个人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注册帐号时,需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并遵守“七条底线”,即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
 
文章来源:本文由腾讯新闻旗下产品“全媒派”整理编辑自钛媒体、新闻传播学研相关内容。全媒派是腾讯新闻旗下全媒体交流平台,提供行业动态、专业报告、沙龙活动等各类媒体资讯。

 

所有跟帖: 

“微信十条", 特别是"个人微信公号将不得转载时政新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06:13:05

你们明明看见中国新闻网,新华网,连官网都不能在网页上杜绝黄色下流,难道真是当成勾引民众的鸦片? -希声- 给 希声 发送悄悄话 (85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06:18:10

#媒体暴力# -希声- 给 希声 发送悄悄话 (6232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06:27:59

基于中国媒体之现状,媒体内容的分级太有必要了。 真正的问题是国营的媒体拿着纳税人的钱怎么是X级的档次? -希声- 给 希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06:33:23

你是纳税人吗?只付过消费税不算纳税人,与外国游客相同。多数中国人不是纳税人。 -stvw- 给 stvw 发送悄悄话 stvw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14:57:52

我对中国确实了解不深,不过很难相信“多数中国人不是纳税人”啊?你是说他们不纳税,还是不是人? -希声- 给 希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9/2014 postreply 15:48: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