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是崇洋媚外

胡适之就不用说了是美国的绝对粉丝,恨不得把中国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就是被毛泽东誉为最有骨气的鲁迅先生也不能完全脱离这个潮流。一个最明显的表现是主张文字拼音化,给汉字罗列了一大堆不实之词。他甚至主张方言直接拼音化。如果真的实行,时间长了后顾不堪设想。如果我们不存偏见,就应当承认汉字对于中华文明的存续,对于中国的国家民族的统一起着不容否定的重要作用。文化不能普及主要的原因是统治集团不重视的结果。实践证明中文并不比引文更难学。一个外国人到了中国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汉语。而一个西方人到另一个西方国家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下行,而有些国家比如法国和俄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近代史知识分子,从胡适到鲁迅,从瞿秋白到郭沫若。都主张文字拼音化,以为那才是世界的主流。

至于自然科学的学者,除了极少数如钱学森,杨振宁,丁肇中之外,大多是崇洋媚外以为中国人不可能超过洋人。

看一看我们这里吧。我们这里大多数也算知识分子。几年前,在兵坛有过一个能不能用弹道导弹打航母的辩论。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理由无非是美国人还没有。他们把导弹导弹看成就一定美末端制导的。为什么不能把末端制导也用到弹道导弹上呢?没有道理一定不可能。甚至在中国的总产谋长宣布中国正在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反对的声浪也还是甚嚣尘上。

这种倾向大概只有到中国在世界上上有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之后才能消除。

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是窝里斗。自己整自己,正确的说是知识分子整知识分子。文革中表现的最充分。是的,也有军人正军人的例子,但是比起知识分子差多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