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我回国探亲。先飞到上海,然后坐春秋航空飞往昆明的飞机到老家湖南芷江。机上大多都是飞昆明的乘客,上海人为多。两个多小时,飞机在芷江机场降落。我与几个下机的乘客拿好行李,往舱门走去。飞机停在离候机厅一百多米处,候机厅很小,就一层楼,没有往常从候机厅伸出来的通道口与飞机对接。乘客需要走下飞机悬梯,走过这一百多米距离,才能进入候机厅。
乘客望着外面机场跑道边上秋风中摇曳的马尾巴草,还有散落在远处的巨大的石碾子,四周没有任何高楼大夏,只有远处隐约可见的青山。虽然候机厅楼前有“XX机场”的大字,但远隔100多米,没有人能看清写的是什么。一些乘客问我们下机的人:“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在这里停?”。我边走边告诉他们:“这是芷江?”。“芷江?,芷江是哪里?“,我说“湖南西部”。“从来没有听说过吗”。我说:“这是一个小城,但也是历史名城”。“历史名城?”。我说“是的。1945年8月,日本在芷江向国民政府投降”。“哦,这样啊”。我听乘客中很多上海口音,便问:“你们上海是不是有一条芷江路?”,“好像是有芷江路”,“就是为了纪念日本投降的”,“原来是这样啊!”
今年2月,我再次回芷江。这次是先飞广州,再坐南方航空公司飞芷江的飞机。邻座是一位留学英国的姑娘,应邀去怀化参加同学聚会。言谈中,知道她走南闯北,酷爱旅游,见多识广。她问我:“怀化一带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旅游点?“。我说,最方便也是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位于芷江机场东边七里桥的芷江受降纪念坊,和坐落与机场边的飞虎队纪念馆。但她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日本在芷江受降的历史事件。
从卢沟桥到七里桥,中国人民走了艰难的八年。但是这里是日本侵略者低头受降,放下武器的地方。当年芷江云集飞虎队和中国空军的主要战机群,1945年是重庆以东唯一幸存的前线机场。是日军通向重庆的最后屏障。芷江周边云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坐镇芷江指挥。其中国陆军总部就设在芷江七里桥。1945年春夏日军集结几十万军队向芷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飞虎队的支援下奋起反击,最后芷江保卫战以日本惨败而告终。
芷江机场集中了飞虎队和中国空军的主要战机群,四周云集中国军队。最后选芷江作为受降地,就是考虑到芷江具有扬我军威,威慑日军的效果。1945年8月21日,日本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四人前来芷江七里桥中国陆军总部受降。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芷江的军民目睹了这个历史事件。为了纪念,芷江县政府抗战胜利后集资修建了这座受降纪念坊。
芷江受降纪念坊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大事件极少。而日本芷江受降无疑是中国人们最值得骄傲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由于一些原因,这个事件和芷江受降纪念坊很长时间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知道。文革时还被红卫兵砸烂了。直到1985年日本投降40周年前夕,才又重建了受降纪念坊。但直到今天,知道芷江受降的人还是很少,这确实让人感到有点悲哀。一座历史名城,却又默默无闻。
1965年到1968年,我与在芷江师范做校长的继父随着芷江师范般迁,在废弃的芷江飞机场东边七里桥木油坡住过三年。我们所住的房子是两排很长平房中的一栋,我们住的平房有十六个房间,两个房间一个单元。另外一栋被隔成四间教室,成了芷江师范附小。平房有一个高出地面一米左右高的水泥地基,房子的外壁是叠加的斜木块构成,屋顶是毡瓦,与当地的房子完全不同。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满校园都是大字报。继父也被批斗,只有8,9岁的我,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年过去了,我才知道很多年前,七里桥发生过举世瞩目的事件:飞虎队曾经从芷江机场起飞迎击日本战机,我当年住的房子曾经是飞虎队员的宿舍,批斗我继父的礼堂就是飞虎队俱乐部。可是当年除了跟着别人喊“打到美帝!”的口号外,并不知道为中国人民而来话的飞虎队队员们就住在去曾经住过的地方,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牺牲了。
到了美国来了以后,发现美国房子外壁与当年我住的房子的外壁一样,房子的结构就象美国工程队的临时住房。
虽然69年前这里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直到今天知道此事的中国人仍然不多。因为接受日本芷江受降的是当时国民政府,在80年代前,大陆政府对此没有进行宣传。芷江机场闲置,受降纪念坊孤独地立在七里桥任凭风吹雨打,无人光顾。飞虎队驻地也变成了芷江二中,文革前芷江二中与城里的芷江师范交换校址,又变成了芷江师范的校址。文化革命中芷江师范一个造反派老师带领一些红卫兵来砸他们认为是为国民党歌功颂德的纪念坊,两次被当地老百姓阻挡没有成功。第三次他们用政治学习的幌子,将附近老百姓骗开,“成功”地将纪念坊砸毁。80年代以后,芷江县政府重建了受降纪念坊,并建立了受降纪念馆,随后又修建了飞虎队纪念馆。
飞虎队纪念馆
遗憾的是,过去我住过的房子,就是作为飞虎队员宿舍的两栋平房早已被拆除了。那座原飞虎队俱乐部的小礼堂还在,后来被整体被搬到了芷江机场北边的飞虎队纪念馆。90年代,芷江机场修复通航。芷江比邻怀化,离怀化只有37公里。因为怀化没有机场,很多到怀化的人都是飞芷江再坐出租或巴士去怀化,很方便。所以很多时候,芷江机场干脆被称为怀化机场。
80年代以来,芷江政府曾经多次邀请飞虎队老队员,陈纳德将军的妻子陈香梅女士到芷江参加庆祝日本投降纪念活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进行过报道。各旅游团体也把芷江作为湘西的一个景点。但是,坐落在芷江七里桥的受降纪念坊还是没有多少人知道。
今年2月份我回芷江,联系到多年未见的舒绍平老师。舒老师是当年我插队的水宽公社中学的语文老师。因为我也被抽到水宽中学带过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向很多语文老师请教过。舒老师当年才30岁左右,喜欢写诗,常常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是芷江当年小有名气的诗人。70年代末他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后来任馆长,主持了纪念坊重建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他接触了大量历史资料,当事人,对这一历史事件和当时的情况非常熟悉。2006年他出版了《飞虎将军陈纳德》一书,介绍了陈纳德将军与他的飞虎队为中国的抗战经历,和他与陈香梅女士的爱情故事。2011年又出了《日落芷江》,详细介绍了1945年的芷江保卫战,和芷江受降整个过程。
历史纪实小说《日落芷江》,作者:舒绍平
舒老师在《日落芷江》中介绍说,蒋介石与何应钦原来计划芷江受降,芷江签字。8月21日,今井武夫率领三人到芷江,萧毅肃中将代表中方接受日方投降。中方要求日本提出提交侵华日军的分布图,并协商各地日军投降缴械的时间地点,接受投降的中国将领。8月23日,今井武夫带着中方的要求回南京部署落实各地投降措施。等准备好了,再由岗村宁次为日方总代表带队到芷江正式签字,中方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总代表。但8月23日,蒋介石在美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魏德迈将军的提议下,改在9月3日在南京签字。但受降,和后来各地具体受降安排都在芷江受降谈妥。南京只是签字。
?油画《胜利时刻》,作者:钱德湘。芷江受降纪念坊展品
当时,南京完全是日军控制。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没有选择在南京受降和签字。蒋介石决定改在南京签字的时候,南京仍然是在日军完全控制下。何应钦为了南京签字,紧急空运部队去南京。第一支国民党军队于8月27日才抵达南京,何应钦在8月31日才抵达南京。当时日军承诺维持南京治安。
所以,有日本在南京投降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芷江受降,南京签字”。
我芷江初中同班同学游建鸣,是《金粉世家》,《敌营十八年》等电视剧的制片人。他告诉我,他已经准备拍一部有关芷江受降的电视连续剧。他说将从美国轰炸东京,美国飞行员驾驶受伤的飞机在中国迫降,被中国老百姓营救开始。今年开拍,到明年日本投降70周年时上映。
旅美画家钱德湘先生,是芷江人。2012年受邀为受降纪念馆做了巨幅油画《胜利时刻》,为飞虎队纪念馆作了另一幅巨幅油画《机场》。现在为两馆的压馆展品。
油画《机场》,作者:钱德湘。飞虎队纪念馆展品
从卢沟桥到七里桥,中国人民从屈辱开始到胜利结束。卢沟桥,日本侵略军气势汹汹地拿起了屠刀;七里桥,是日本侵略军被迫俯首放下屠刀的地方,为抗日画上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句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