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死撑高房价?

来源: berrywang 2014-04-16 15:12: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4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errywang ] 在 2014-04-18 11:35:0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作者:姜草子

地产商?

地 产商想要撑住房市,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投资,到处买地囤地,把土地市场炒得红红火火,让房市看上去欣欣向荣的样子。问题是地产商虽然愿意制造房市永续繁荣 的景象,它们的投资却不得不依赖金融市场的支持。如果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断了它们的粮,它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现在的情况是,有不少开发商流动资金已 近枯竭,别说继续扩张,连维持都已经十分困难。所以,它们只好面对现实,开始降价(包括打折变相降价)以回笼资金。

购房业主?

至 于已购房的业主,他们的能量就更不值一提了。他们能拿得出手的死撑房价的手段,就是砸售楼部,打横幅抗议,上访“维权”。但他们这样做,效果恐怕只会适得 其反。想想看吧,如果中国出现了到处是业主砸售楼部的场景,媒体一报道渲染,潜在的客户们会怎么想?他们就会认定,看来这回楼价真的要崩盘了,然后就死了 赶紧买房的心。

商业银行?

在 中国,还有一个行业希望能死撑住高房价,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们的这种愿望都是最强烈的,这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类融投资机构,也包括影子银行和 某些境外基金。这些放大债的主们,真心希望房价不要下跌,连做梦都在祈祷,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很大一部分赌注都押在了房地产业。

经 过这些年的发疯,中国已成为一个高杠杆经济体。而借助高负债发展经济,房地产乃始作俑者。中国的房地产开发,至少80%的资金来自于负债,即便是那些实力 雄厚的大地产公司,他们在每个项目上的投资,自有资金的比例也不会超过30%。另一方面,中国业已形成的巨大购房需求,也完全得益于商业银行的支撑,没有 “按揭”这种负债购房形式,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至少会萎缩三分之二。

“业主”们的购房资金,究竟有多少来自银行?正常 情况下是70%,在抢房的高潮期,有些一线城市的部分项目,客户的资金甚至100%由银行提供。如今的中国,如果你有机会查阅各地土地房产交易机构的登记 资料,看一看那些他项权利登记手续,就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最大的地主和房东。

用天量的资金,换来了天量的房产权利,这种权利置换的时间短则十年,长则二三十年。在这期间,如果房价暴跌,金融机构轻则失血割肉,损失惨重,重则坏账飙升,破产倒闭,进而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崩盘。想想这种可怕的情景,银企又怎么不希望高企的房价能安然无恙?

不过,银行想撑住房市,是否就具备这种能力呢?

也 不是这么回事儿。它们想让房地产兴旺下去,就得继续往这个市场注入资金。可现在它们却遇到了二难问题:它们以往投到这个市场的资金,已经面临巨大风险了, 很可能无法完整收回,如果继续往里面扔钱,大概率的结局是不仅挽救不了地产市场,提升不了地产商的还款能力,还可能造成追加资金的血本无归。

更 重要的是,就算银企出于挽回损失的目的,打算再拉地产商一把,他们真有这个能量么?中国的金融市场是这么回事:它是寡头--垄断型市场,但最后的真正的垄 断者却是中央政府。在这种市场中,金融企业不仅像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一样,会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约束,还会受到中央政府行政指令的管束。这些行政指令,假央 行或银监会之手,以产业政策的名义,以红头文件和电话的形式,能直接下达到各商业银行,很具体地规定它们该支持哪些行业和企业,该减少或取消那些行业和企 业的贷款。有了这一招,银行即便想给房企雪中送炭,没有中央政府的首肯,也根本无法动作。

这样梳理一番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真正有能力死撑住高房价的机构,就只剩下政府一家了。

政府不希望房价大跌,原因也非常简单:

第 一,从GDP的角度考虑,房地产已成为拉抬GDP的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经过2008年的危机,出口与政府投资的增速都开始衰减后,房地产几乎成了一枝独 秀的增长源泉。房市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果算上它的关联效应,其贡献率恐怕已接近四分之一。房产市场如果大幅萎缩,中国的GDP增长恐怕 就会立马跌至6%甚至5.5%以下。

第二,房价暴跌,必将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 崩盘,并导致全局性的经济危机。即使结果只是局部性的危机,少数金融机构的破产重组,但考虑到银企的巨大体量,再想想在中国这种体制下,任何银企的损失, 最后都可能得由政府来买单,政府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么?

高房价好比一座活火山,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政府明白。它现在死死撑着这个价格,也不是因为觉得高房价如何好,而是在既成事实面前,不得不接受之。政府现在真正的意愿就是保持房价的稳定,不要暴涨了,但更不想看到暴跌的场景出现。

可 是,如今这种谁也不愿看到的高房价,不正是政府自己造成的么?中国实行分税制后,出现了中央富地方穷的倒三角财政结构,迫使地方政府走向了土地财政。土地 财政以卖地为生,房价越高,地价越贵;地价越贵,房价势必越高,由此造成土地与房屋价格的恶性循环。土地财政成了推高房价的第一黑手。中央政府虽然对此忧 心忡忡,但又不愿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将部分税源转入地方,以缓解土地财政的压力。房价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云端。

地 方政府以土地财政推高房价,中央政府拿出的又是什么尚方宝剑,支撑着这个自己并不中意的离奇价格的呢?说来说去,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手段,无非就是明里暗里 地货币放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中发生的一切反常现象,都不过是流动性泛滥的恶果。大面积过剩的产能是这样,畸高的房价也是这样。只不过高房价 是这种流动性泛滥滋生的最大一块肿瘤,也是尚未被刺破的最后一块肿瘤。

高房价既然是高流动性的产物,要想使这种价格保持下去,持续的流动性注入,就成了政府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流动性退潮之日,就是高房价下跌之时,退潮的幅度越大,时间越是急促,越是猝不及防,房地产崩盘的概率就越大。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是看上去无所不能的中央政府,它真的就具备无节制货币放水的能力么?常识和逻辑都告诉我们,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能够让货币泛滥不休而又不至于导致经济崩溃的角色,那不是政府,那叫上帝,也许上帝都做不到这点!

高 潮之后,终有退潮之日,这一天,实际上离我们并不很远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即将收场,213%以上的高杠杆率,加速累积的地方债务,债务违约事件的剧增 等,都在告诉我们,政府已经没多少货币刺激的空间了。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李克强总理,即便还想再刺激刺激经济,也只能在小范围内小幅度地进行。对于中国的 经济主管来说,潇洒走一回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我已经看到,死撑高房价的那只手,开始瑟瑟发抖了。至于它何时会因酸痛难忍而最终缩回,它的主人肯定比我更清楚。

 

所有跟帖: 

金融是个很复杂的东东, 唱衰的声音一直在叫!回复:到底是谁在死撑高房价? -omniwave- 给 omniwave 发送悄悄话 omniwav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5:13: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