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解毒片
剂 型
片剂
药品类型
中药
目录
1功能主治编辑
2用法用量编辑
口服,小片一次3 片,大片一次2片, 一日2~3次。孕妇禁用。
牛黄解毒片(丸)可作治疗用,不可作调理用。调理用药一般需要长时间服用。
牛黄解毒片的正确服用方法是:成人服用小片每日不得超过9片,大片不得超过6片,切忌过量或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致成瘾。
牛黄解毒片与诺氟沙星不可同时服用,牛黄解毒片能降低诺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其疗效。牛黄解毒片由牛黄、大黄、黄芩等配伍而成,内含硫酸钙,与诺氟沙星同服,钙离子与诺氟沙星可形成诺氟沙星-钙络合物,溶解度下降,肠道难以吸收,降低疗效。两者不宜同服,必要时可间隔2~3h后分服。
牛黄解毒片是传统的中成药,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但长期大量服用,则可引起慢性砷中毒,危害健康,重者危及生命,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3注意事项编辑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者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请咨询医师。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7、超剂量及长时间服用,必须在医师及医师指导下进行。
9、特异性或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
4副作用编辑
2、副作用反应;
3、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4、血小板减少;
5、尿血衄血;
6、中毒反应;
7、膀胱炎;
8、腹泻;
9、精神失常;
10、成瘾。
12、牛黄解毒片(丸)的配方中含有大黄、黄芩、生石膏、牛黄、冰片等药物,毒性
较低,唯有“雄黄”毒性最强,用量又大,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砷占75%、硫占24.9%,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100毫克可致人死亡,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造成慢性的砷中毒。
13、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表现: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为皮肤损害,症状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色素沉着以躯干、臀部和大腿等非暴露部位多见,呈雨点状或广泛的花斑状黑色或棕褐色斑点。也可有胃肠功能障碍、肝脏肿大及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肝功能有明显障碍。
5中毒表现编辑
1、皮肤反应: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丘疹样斑块、瘙痒,脸部、躯干部较重。如蚕豆大红斑伴瘙痒;部分病例为过敏性单状疱疹、剥脱性皮炎和慢性砷中毒、黑皮病。
2、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腱反射消失及呼吸停止。
3、消化系统反应:主要为上消化道黏膜损伤。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随后便血。胃镜检查,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有糜烂面和出血点。部分病例为药物性肝病、急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7、神经系统反应:临床表现为嗜睡、呕吐、面色发灰、气急、皮肤弹性差、肢端发凉、或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神志失常,时而静坐寡言,时而语无伦次,答非所问。
8、成瘾性:临床表现为停药后发生严重戒断症状,咽喉肿痛加重,口周、鼻翼疱疹,全身不适,兴奋失眠,食欲下降,大便秘结,再次服药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