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如何产生,如何消除?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1-14
谣言 (法)卡普费雷著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所著的《谣言》是一本好书,它唯一的过错是太早被引进中国。《谣言》的法文版问世于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首次翻译为中文,当时作者的头衔是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营销学教授。18年前的中国,还谈不上有什么营销学,传播学也刚刚起步。18年后,我们全面步入了一个全民营销的时代,谣言是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日的消费品。这时候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谣言》,适时提供了一份现代生活指南。同时,它也是一本传播人员从业圣经。
在今天讨论谣言,一定会提及宋祖德。宋先生一度被认为是造谣的代名词,有一句口口相传的名言说过:生活就像宋祖德的嘴,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受伤的人是谁。他利用自己的博客,向社会各界传达各种匪夷所思的消息。其中包括李宇春服用壮阳药这样离奇的消息,因此遭到了无数人的咒骂。但是,许多人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宋先生可以这么一直说下去,却不用担心惹上任何官非,或者被人用麻袋装起来暴打一顿。
2008年,公众对宋祖德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因为他说的许多话最终应验了,而且统计下来正确性还相当高。人们还会说他是个造谣者,但是他的博客却成为某种信息源,大家会去猜测其中那些话是真的。按《谣言》一书的观点,宋祖德现象很好解释。谣言并不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等同于虚假,它也是一种信息。之所以谣言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它不全是假的,否则谣言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容身之所。
在实用的层面上,《谣言》一书的作者干脆利索地把道德判断和现象分析剥离开来,详细讨论了谣言的功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和消费谣言,这才是谣言活力的根源。利用谣言,人们利用口传的方式影响大众,从而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所以谣言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最古老的媒体,远在报纸电视网络出现之前就已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谣言》提供了许多消除谣言的实验,回答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谣言是否可以被消除?如何消除?
卡普费雷对谣言的定义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信息,它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由此可以看见作者的深刻之处,他揭示了谣言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谣言的本质是反权威,它说出秘密,提供假设,逼迫上位者开口说话,做出解释。并对手握信息发布权的机构和权威提出挑战,不断对它们做出质疑,使得公众对从未怀疑的某个事实提出问题,最终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这就是谣言研究中最有趣的一点:辟谣被证明是无效的,因为谣言是对官方信息的一种反正,自有其价值。
《谣言》一书1991版的售价是3.75元,2008版的售价是36元,我们获得真知的代价在迅猛增加。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