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确实是不正常的。从社会生产总值来看,1967年社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9.9%,1968年再降4.7%,其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有所恢复,但明显带有对之前大幅下降的补偿性质。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一贯的政治经济方针取向和国际环境(主要是苏联的军事冲突)),主要体现在大小三线建设,内地投资猛增,重工业发展很快,1971年增幅是7%,但1972年的社会生产总值增幅又骤降到2.9%,1974年下降到1.9%,到了1975年增幅又骤升到11.5%(根据一般说法,这是邓治理整顿的结果,使国民经济得以有所恢复――暂且可以搁置),而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由上可见,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一个大国的经济就像是坐上了失灵的升降机,这无论如何谈不上是正常和健康的。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必须指出,文革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就是靠由重工业和能源工业拉动的,虽然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仍然是一种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加上不切实际的目标,更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四五纲要》提出到1975年钢产量要比70年增长106---135%,达到3500――4000万吨(但事实上1976年的钢产量只有2390万吨,到1980年才仅有3800万吨,1985年才达到4679万吨)。在这样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下,十年里国家仅对能源工业就集中投资了约500亿元,而期间又存在着严重的过渡开发现象,根据数据,1975年原煤产量比1966年增长了91.3%,而另外一个材料则说1976年比1966年产量增长了91.7%,在原煤产量巨幅增加的情况下,开拓进尺反而减少了4万米,下降6%,这说明存在采储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在1953年---1966年的14年间(文革前),能源每增长0.84%,工业总产值即可增长1%,77---82年六年时间里(文革后),能源每增长0.51%,工业总产值可增加1%,而在文革期间,能源增长1.08%,工业总产值才增长1%,两者之间是倒挂的。人
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应当承认,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重工业确实发展很快,但这是建立在对其他部门的挤压的基础上的(何况,即便在工业领域内部,仍然存在轻重工业严重失调的问题)。从1966年和1976年的社会总产值来看,农业比重从29.7%下降到25.4%;工业比重从53.1%上升到58.1%,建筑业由6.4%上升到8%,运输业从3.3%下降到2.9%(这里列出了建筑业和运输业,因为一般来说,发展工业要造厂房,要运输产品,这两个产业是相关的,但在工业增长的情况下,运输业反而萎缩了,必定会造成“血脉不畅”),商业从7.5%下降到5.6%(商业比重本来已经偏低,又被压缩了)。还必须说明的是,工业对其他部门的压缩,不是建立在这些部门充分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有序调整,而是在原有的薄弱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削弱。最典型的是农业,直到90年代中期,粮食仍然是凭票证定量供应,可见仅仅就农业这一个领域来说,就远没有到所占比重过大需要压缩的地步。这里还要指出,建筑业的发展(另外包括水泥之类),主要是投入到重工业的基建投资,而民用投资持续下降。一五期间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之比为67:33,而文革十年两者之比为82.8:17.2,尤其集中反映在住宅等生活方面的大量欠帐。1976年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1965年的一半,亏损企业三分之一。人
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ZT)文革期间经济数据 -- 摘自人民网强国论坛,作者“自然向前”
所有跟帖:
•
干吗不提时代背景?那是有巨大帝国天天威脅要从地上、天上发动种族屠杀而在右媒看来都不值得一提吧
-青松站-
♀
(0 bytes)
()
01/12/2014 postreply
22:14:05
•
多读点书。唉,起码,你得把毛选看完吧?
-瘟斗士-
♂
(0 bytes)
()
01/12/2014 postreply
22:47:44
•
要学会看主流, 你来解释一下这组数据....
-hillhawkus-
♂
(237 bytes)
()
01/13/2014 postreply
04:00:14
•
哪位能在全世界所有国家, 全人类历史上, 找出第二个例子, 来说明
-hillhawkus-
♂
(114 bytes)
()
01/13/2014 postreply
04: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