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从货币看中国历史(二)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3-11-12 04:35: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4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河里的石头1 ] 在 2013-11-13 07:38: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有同学问:中国大部分是农业,经济货币化应该不那么厉害?

应该说主要的情况是发生在北宋。北宋的城市化相当厉害,出现了汴梁这样的大城市,后来大家看《水浒传》,基本上也可以了解到;或者看“清明上河图”。

总之,当铜货币不足,才会出现铁币以及出现交子,实在是因为流通性成了问题。但是从明英宗开始正式认可白银作为官方货币,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了危险的局面。就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用银子来结算,内部用银子来流通,然后自己的财政和税收体系依赖于银子,但是自己却没法控制银子的供应。而海外银子的来源主要靠东南沿海合法和非法的商业集团,而这些集团又有当地官员的一体利益联系。

这些集团,因为掌握了货币,就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本来朝廷在中原西北的控制力就强于东南,这样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又是朝廷指挥不动的集团,今天我们叫做买办集团。

回头看中国改革开放,走的还不是历史上的老路?

开放的广东和福建地区搞两头在外,市场、原料都在外,那么利益的捆绑也在外。以前的情况就是沿海与东南亚贸易,其实是没有啥必要和内地的其他地区贸易的,只不过每年的税收通过运河的漕运交上去,你朝廷还不闭嘴。改革开放之后就是税收包干制,我上交一个定额,然后你朝廷闭嘴。

好在现在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加强了,不然的话也是够麻烦的。

中国是文化立国的国家,当初本不该学西方那一套搞明确的民族划分,这个是当初党里面的同学盲目信奉马列那套了。

给大家一个例子,当初藏区的部分同学想叛乱,但是要找出口号来搞统一战线,结果想了半天,口号是吃糍粑的对应吃米的;或者是穿裙(藏式服装)和穿裤的。维吾尔族也是这么搞出来的。

以后人家就知道,我们是一族的。

其实切糕那事情很多国家都有这样忌讳。

上次发生在美国的事情,就是美军里面的一个医生官员开枪杀人那事情。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不对劲,但是不敢做,怕被人告种族歧视,所以军队里面的各部门互相踢皮球,直到人家动手杀人。

新疆比较大,本来就是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你硬扯一起。好在苏联先划分出了几个族,不然的话人更多哈。

像民族政策这样的边边角角不引人注意,这个不奇怪,以前我们看的历史书大部分是在扯淡。以前我也不明白,比如我在写《说文论武》的时候,总是搞不懂之前汉景帝的几个步子,后来改用地缘政治的角度去分析,那么一下子就看懂了汉朝的七王之乱的时候双方的各步棋子了。

其实就是要用我们现代人的心态来看历史。要知道古人决不比我们笨,所以看现在大家吵国企和民企,你去看盐铁论就知道,吵的是同样的东东。你看更远,看周厉王为啥给人家咔嚓了,也是国企和民企的问题。

你再看王安石变法,看青苗法,看均输法,你就知道国企要上马,因为变法的目的是要解决困难的问题,那么困难的问题,大体上财政困难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既然税收收不上来,不如老子自己做生意。

大家也不要奇怪,改革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什么的,因为历史上90%的改革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既得利益者很强大。

要干掉既得利益者,本身就会损害你的统治基础和统治体系。但是不干掉的话,最后就老百姓把你们一窝端掉。

那么大家想一下,明朝的时候郑和为啥要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贸易,这个要结合之前的纸币发行不理想来看。

当时一个大背景就是在北方民族持续南下的大背景下,沿海有不少人跑去了南洋,后来这些人在当地都有了比较强的势力,就带着宝贝回来进贡皇帝。但是一个大船队,其实只有一部分是用来进贡和打通各层关系的,大部分的好东西是拿来赚钱的。

明朝开始发行纸币失败其实是比较头疼的,因此需要办法来掌握一些硬通货,而朱元璋出生贫寒,非常同情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所以对税收方面是不愿意过重的,所以政府想搞点南洋的奇珍异宝回来,从社会中收回些货币。

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东南亚的贸易之路有个别名,叫做香料之路。

明朝当时有用香料赏赐官员的传统,部分就当工资发给人家了。所以到产地直接去拿,一个是降低成本,另外一个就是可以自己搞官卖。

估计第三个原因,就是到中东和东非去拿钴,因为这个是青花瓷需要的主要原料。

那么后来停止的原因,正如淡茶说的是因为木材成了瓶颈。长江沿岸的森林砍得差不多了,在边远的地方没有河流运不出来,导致了船的成本太高,尤其是海船,规模比较大,耗用木材太大,所以最后郑和的大船队,因为要大运输船加上军舰,确实是成本高,好像美国海军的航母舰队。所以大船队停止了,就依赖沿海的中小船队,这样就把远洋的利润让渡给阿拉伯人了。

而欧洲是因为航海开始得晚,木材的瓶颈也来得晚。当然开发了美洲延迟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延迟多少年。

记得当年英国人殖民到美洲,说,这么多木头,哪里开得完了?结果很快就开完了。

当时木头不光是造船,还用于燃料。

这个就是逼迫英国开始走向煤矿。而英国的煤矿都是浅层煤。这么说吧,英国就是中国的山西。这之后就发明的蒸汽机,然后就是工业革命,开始了铁甲船时代了。

为什么英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就是英国的煤炭哈,当然其他的因素也不能排除。

说起这个,后来的欧盟就是从欧洲钢铁煤炭联盟开始的。

后来明朝的做法就是从依赖自己国企出海贸易的方式变成藩属代理的方式。

主要是琉球。

琉球之所以重要,因为当年为啥洪武和永乐年间,明军打得蒙古各部落的同学满地找牙?并不是说安徽,尤其是两淮的同学不彪悍,而是当时对付鞑靼和瓦刺骑兵,明军的火铳枪比较厉害。

那么要保证武器厉害,就必须保证原料的充足供应。其中中国比较缺乏的硫磺在琉球到处都是。

而且大家知道军事上需要马匹,当时和北方同学打仗,马匹自然难搞,那么也是通过琉球,从其他地方搞了不少马匹。

其实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因为马匹都出口到欧洲了,才带动了农业机械、拖拉机啥的给发明出来了。

而琉球又通过中国过来的铁以及从福建迁移过来的36姓,带来了各种技术,结果就建立了比较强大的海军。好像出现过日本海盗船队被明军从岸上打退,通过琉球海域的时候被琉球海军给收拾了。

当时的琉球因为朝贡贸易的原因,估计就好像地中海那里的热那亚一样富裕。

但是这个局面最后的改变,是因为鞑靼的俺答最后认栽了。

本来朝廷最担忧的边贸,就是货币出海,流失太多导致国内的通缩压力,那么大概在王安石的时候就搞了物物贸易,这个就是著名的茶马交易,之前是布匹。

那么明朝白银多了,就没有那么多担忧了。那么北元投降之后,北方的马匹交易就起来了,而且需要的硫磺就大幅度降低了,这个导致了琉球的经济衰落,而当时日本的德川幕府,希望靠琉球作为朝贡贸易的马甲,就派萨摩藩出兵去打琉球,结果就是好日子过惯了又碰到衰落,就被日本人给打下来了。

中亚的史书。有一本法国人写的很经典,好像是《草原帝国》;另外就是我之前博文里面引用过的《大游戏》(就是我写俄罗斯南下系列的时候)。

所有跟帖: 

历史原来是这样的啊!给俺理科生补课了。 -asiancarp- 给 asiancar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08:55: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